黄山在更早一时期被称为黟山,明清时期黄山属于徽州府的管辖,这里山多地少,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古徽州出行商的传统,当地有首民谣,叫“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古徽州出了大量行走天下的商人,自然有把茶带动天下,我们中国的10大名茶里在安徽占了4个,除了六安瓜片不在这一区域,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都是黄山这一带皖南茶区的。
清朝光绪年间,歙县人谢正安创立了黄山毛峰茶,他1838年出生于茶叶世家里,从小就熟悉茶叶的种植加工商贸等方面,在咸丰年间,因为太平天国进徽州把家给毁了,所以只好是从低做起,1860年左右,上海顶替了广州,成为清政府最大的茶叶外销口岸,当时徽州茶主要是出口,也没有什么品牌,品质也是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竞争力,38岁的谢正安于是决定创立新茶。
先是找好的原料再改进工艺,主要工艺,它是改变了杀青的温度,把它变成了细炒慢炒仔细地炒透,然后在阴凉的石板上反复揉捏,最后再加上一个二次烘焙。这个第2次烘焙很重要,是用一个竹筐,竹篮子,就像盖一样的扣在烘焙中的茶叶上面,这个方法,使得茶香聚集饱满,在当时算得上是独门秘技独创的,而且还不外传,具体什么时候扣,扣多长时间,这个别人都不知道。
1875年春天的时候,谢正安正式地成立了谢裕大茶行,将黄山毛峰推向了市场,一运到上海就大获成功,成名之后的谢正安在家乡修桥铺路,保靖安民,注意培养人才,所以当地人称他为谢伯乐,后来还被清政府封为“凤镇大夫”等一些官衔,成了黄山地区唯一的红顶商人。安徽茶的上市时间普遍是比江浙长晚一周到10天左右,基本上是在清明节到立夏之间都是茶季,我们主要看到的都是清明到谷雨之间。
黄山一带气候冷,也就造成了茶树抗寒性强,要不江北辖区山东一带在早期一开始引种茶树的时候,优先就选用黄山种。我们所说的黄山种,主要指的是黄山大叶品种,它发芽整齐芽头壮实,绒毛也多,叶底柔软,氨基酸的总量和水浸出物的含量都很高,采用这一树种制作的黄山毛峰,是最地道,最正宗品级最高的。近些年来黄山地区还普遍地种植一些新的树种,这些树种很乱,什么都有,早期连乌牛早都有种植, 安徽3号,7号,皖农95,杨树林783,红旗1号,等等好多说不上来的树种,他们在清明前就会上市,但是这种血统的纯粹性上差一些,如果单论口感,鲜爽度,包括叶形,他们有一些是比土种的更受欢迎,更好看。
作为闻名中外的茶叶之乡,黄山都有哪些好茶?
黄山自古好茶迭出,早在清代江澄云就在《素壶便录》里这样写,“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中第一。又有一种翠雨茶,亦产黄山,托根幽壑,色较绿,味较浓,香气比云雾稍减,亦轶出松萝一头。”说到黄山茶叶,不得不提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这三大名茶。
祁门红茶黟县人余干臣、祁门人胡元龙创制的祁门红茶是红茶极品,风靡欧洲,被誉为“茶中英豪”、“群芳最”,与印度的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红茶),享有“红茶皇后”的盛誉。祁红主要产于祁门县,以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为最优。黄山毛峰歙县人谢静安在传统黄山云雾茶的基础上创制了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属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于徽州区富溪乡一带,茶树生长在海拔700-800米的山间。每年清明谷雨期间进行采摘。由于茶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因此得名。泡上一杯,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太平猴魁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为太平人王魁成所创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是尖茶之极品。
黄山区是太平猴魁原产地和唯一产地,其中新明乡猴坑村为核心产区,茶园都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山上,四季云雾缭绕。每年谷雨前后才能进行采摘。成茶平扁挺直,魁伟重实,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入杯冲泡,或沉或浮,叶底嫩绿匀亮,汤色清绿明净,有独特的“猴韵”,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屯溪绿茶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又名“眉茶”,是中国极品名茶之一,由松萝茶精加工演化而来,主要产于休宁、歙县、宁国、祁门、绩溪等地。但因历史上在“屯溪”集散、输出,因此统称为“屯溪绿茶”。屯溪绿茶中的极品称为“凫绿茶”,产于祁门县凫峰镇。顶谷大方顶谷大方又名“竹铺大方”、“拷方”、“竹叶大方”,以歙县竹铺乡的老竹岭、大方山和金川乡的福泉山所产的品质最优,是“老竹大方”茶中的极品,被誉称“顶谷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