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菊花,河南省焦作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怀菊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属于药用菊。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菊性寒,历经寒暑,得天地之清气,有清热、解毒、祛风、清肝、明目等功效。
根据中医的传统经验,白菊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多用于散风清熟。因此,明目多用怀菊花,清热多用杭菊。
2003年08月0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菊花”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怀菊花茶
Chrysanthemum flower tea
甘菊、杭菊
Huaijuhuacha
199-2999元
花茶
河南
焦作市
植物界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杜鹃花
山茶
茶
茶叶
2003年08月07日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3年第72号
肉质肥厚
甘甜、清香
茶叶历史
中国的菊花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典籍和焦作各县志记载已近三千多年。作为传统名花之一,文人墨客把它与梅、兰、竹并列,号称“四君子”。
先秦及秦汉魏晋,各代地方均向朝廷进贡四大怀药。周平王三十七年(前734年),卫桓公向周王室进贡怀山药。周桓王二年(前718年),魏宣公向周天子进贡怀地黄。
春秋战国时,《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篇》均记载了“鞠有黄华”。屈原的《离骚》中有“夕餐秋菊之落英”句,说明当时菊花以食用为主要栽培目的。
东汉,传说在南阳郦县(古县名,秦置。河南南阳西北内乡一带)有一山谷,谷水甘美,山谷上有很大很多的菊园。水从山上流下,形成滋液,山谷中有三十余户人家,没有打井,祖辈都是饮用此水,是有名的长寿村,上寿达一百二三十岁,中寿也有百余,最小也活到七八十岁。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尉袁隗为南阳太守闻有此事,令郦县每日送水二十斛,用来饮食,这几个人原来都患有风眩症,全部治愈。
东晋时,陶渊明赞美“秋菊有佳色”,这是菊花最早作为观赏植物的记载。
南朝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把菊分为两种,一为苦薏,一为真菊。苦意为野菊花,也称黄菊,真菊为白菊花,菊花已作为药用载入医书。
首次称“怀菊花”,将“怀”字与“菊花”联系的最早文献,是唐朝政府颁行的《唐本草·图经》,书中说:“河内皆称地薇蒿。武陟菊花称怀菊花”。唐佚名的《天宝单方图》也说:“原生南阳山谷及田野中。……河内名地薇蒿”。这里所说的“南阳”,指的是太行山之南、黄河之北焦作市所辖的武陟等县,后文又特别指出河内,可见对当地所产菊花的重视。
北宋,苏颂撰辑的《图经本草》也说:“菊花处处有之,以南阳覃地者为佳。”这里所说的“覃地”,即覃怀地。
明朝以前的四大怀药有专指武陟药材之说。明清怀府八县渐有出产,统称怀药是以后的事。明清以后,四大怀药进入鼎盛时期。
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仅武陟县就产地黄20万千克、菊花2.3万千克、牛膝5万千克。
1962年,国家从《本草纲目》记载的1892种中草药中优选出44种作为“国药之宝”,四大怀药俱列其中。
1978年出版的新《辞海》,对武陟县的释文中说:盛产山药、地黄、牛膝、菊花,号称“四大怀药”。不仅讲了“四大怀药”一词,而且又讲了简称“怀药”。 “七五”期间出版的《四大怀药栽培》系列丛书中说:“国内著名中药材专家、教授根据生物学特性判定:《本草纲目》中所描绘的山药、牛膝、地黄、菊花图样均为怀府所产。”
世界各地栽培的菊花源出中国。唐宋时代,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菊花又被传到欧洲,后又传到美洲。
茶叶特点
品质特性
菊花,有野菊、家菊之分,有观赏、药用之别。颜色一般有白、黄、紫、绿等。据说全世界的菊花品种有二千多个,菊品既繁,名目亦多。除供观赏外,还可药用和饮用。怀菊花,又名节花、馒头菊、簪头菊、甜菊花、药菊等。怀菊花分有不同的品种,黄色的叫小黄菊,白色的,花心是黄色的叫小白菊,这两种菊花都是怀菊花,主要功能都是清肝明目,黄菊侧重于清热,白菊侧重于明目。
加工工艺
(1)阴干:11月上旬,视花绝大部分进入适宜采收期时,选晴天下午连花枝一起割下,分2—3坎割完,挂搭好的架上阴干。全干后剪下干花,即为成品。著名的毫菊,即为阴干品。
(2)生晒:将采收的带枝鲜花置架上阴干1—2月,剪下花朵,每百公斤喷清水2—4公斤,使均匀湿润后,熏硫磺8小时左右,每百公斤菊花用硫磺2公斤,起到消毒及漂白作用。熏后稍晾晒即为成品。也可以采收后以鲜花熏硫磺、熏后日晒至干。前考如怀菊花,后者如滁菊花、川菊花。著名的怀菊、滁菊、川菊即均为生晒品。
(3)蒸晒:将收获的鲜菊花置蒸笼内(铺厚度约3厘米)蒸4—5分钟,取出放竹帘上曝晒,勿翻动。晒3天后可翻1次,晒6—7天后,堆起返润l—2天,再晒l一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为全干,可为成品。杭菊目即蒸晒品。
(4)烘培:将鲜菊花置烤房竹帘上(或铺于烘筛置于火炕),厚度3—5厘米,在60℃左右温度下烘烤,半干时翻动1次,九成干时取出略晒至全干即为成品。贡菊即为烘焙品。以上几种加工方法,以烘干方法为最好,干得快,质量好,出干率高,一般5公斤鲜花能加工1公斤干货。菊花亩产干品100—150公斤。以花序完整、身干、颜色鲜艳、气味清香、无梗叶、碎瓣、无霉变者为佳。
储藏方法
1、密封包装是最佳的方式
密封罐是怀菊花茶最好的保存器皿,可避免花茶受潮变质。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花茶放在密封罐中,并将罐口密封好,以免受潮;如果用原来的袋装,要将空气挤出,用夹子夹好,保持密封。另外,可以放在保鲜盒中,这样可以叠起来,方便收藏。
2、避免阳光直射
要将花茶放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这是因为光线、湿气与温度都容易让花茶变质。若将花茶放在冰箱中,则可以延长保存期限,一般可存放2年左右。但平时保存的花茶并不需要冷藏于冰箱中,只需用密封的玻璃罐保存即可。
冲泡方法
1、选茶
想要冲泡好一杯好的怀菊花茶,首先我们需要挑选上好的怀菊花,怀菊花很容易发霉、长虫子,市场上的怀菊花质量参差不齐,不懂门道的话很难选到优质怀菊花。不少人都会挑选花朵白且大朵的怀菊花,其实又小又丑而且颜色泛黄的怀菊花反而是上选。
2、洗茶
虽然怀菊花和茶叶有所不同,但是它在晾晒的过程中也会混入许多灰尘和油脂,因此在冲泡时也要加入洗茶这一步。用80度的热水泡3-5秒钟,再迅速把水滤掉,如果时间太长,怀菊花的营养也会被滤掉,这一点要注意。
3、泡茶
洗完茶后,用100度的开水或者凉到90度的热开水冲到怀菊花里,放置5分钟即可饮用。注意是热水冲进怀菊花而不是将怀菊花放进热水里哦,因为热水冲进去会搅动怀菊花,不用你再专门去搅拌。而将怀菊花投入热水中还要去搅拌,否则怀菊花就会浮在水面。
功效作用
1、抗病原体
怀菊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栓性链球菌、伤寒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水浸剂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及抗螺旋体作用。
2、增强免疫
怀菊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织胺之局部台酚蓝之扩散较小,显示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3、解热作用
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对心血管
有显着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脉流量的作用。本品对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等老年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国内在治疗老年人常见疾病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
5、对中枢神
还有解毒作用。
历史故事
其一
在南阳郦县(古县名,秦置。河南南阳西北内乡一带)有一山谷,谷水甘美,云其山上有很大很多的菊园。水从山上流下,形成滋液,谷中有三十余户人家,没有打井,祖辈都是饮用此水,是有名的长寿村,上寿达一百二三十岁,中寿也有百余,最小也活到七八十岁。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太尉袁隗为南阳太守闻有此事,令郦县每日送水二十斛,用来饮食,这几个人原来都患有风眩症,全部治愈。隋开皇初,将此县改名为菊谭。
其二
宋朝苏轼号东坡,才气横溢,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工书画,落笔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屡受打击。王安石作宰相,东坡属于门下。因“字说”得罪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回京朝见。往谒安石,适逢外出未归。东坡坐在书房,见端砚下压一诗笺,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见诗大笑,自思:黄花是指菊花,因晋陶渊明爱菊,颇为文人所重。开于深秋,其性颇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虽老而枯干,终不落瓣。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久候安石不归,就回到寓所。晚间王安石回来,看见续诗,听家人说苏东坡写的。安石大怒,把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东坡任团练副使,颇为清闲,与名士陈季常为友,终日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一天季常来访,东坡约季常同往花园赏菊,见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大惊失色。季常问明原故,笑道:“花木各地不同,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东坡方知安石为了东坡续诗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叫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
获奖情况
2003年08月0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菊花”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