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刘备被说去办公了,连办公的地方恐怕也找不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大好处是,不用“表奏”了)后来,曹操也让汉献帝封刘备为豫州牧,但实际上却让他去小沛整顿兵马,对付吕布。尽管从刺史升为了州牧,但实际上没有半点意义。不过,刘备对这个职位倒是非常喜欢,跟别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是爱自称刘豫州。孙权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权力的时候,东汉朝廷给他的职位是会稽太守,会稽郡是扬州的一个郡而已,像这样的郡扬州至少还有六七个。
可是,孙权兄弟手里有兵,再加上地方豪族的支持,扬州刺史刘繇和各个郡的太守,都被他们兄弟赶跑了。而且,由于各个势力所占的地盘,往往不是一个完整的州,甚至一个郡也往往被好几方占领,因此各方势力都会“表奏”各自的刺史、太守。比如刘表死后,荆州被刘备、孙权、曹操三方各自占领了一部分,刘备这边自领荆州牧,曹操也任命傅群为荆州牧,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曹操又让汉献帝封孙权为荆州牧,孙权又封陆逊为荆州牧。
荆州的江夏郡,也是被多方占领,刘表的儿子刘琦原本是江夏太守,但赤壁之战后他只占有夏口这一小部分。北边被曹操占了去,就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孙权这边则是大名鼎鼎的周瑜。一个郡,有三个太守,谁也管不了谁。(孙权和刘备都做过荆州牧)综上所述,在三国时期,理论上刺史和州牧是差不多的,可以认为州牧即为资深刺史,太守的官职要低一个等级。
蜀臣陈寿《三国志》记载关羽偷袭孙权湘关盗取粮草是否注定蜀汉先亡?
导语:关羽夺取湘关的粮草,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点非常重要。我们在关羽传里看不到这件事,在吴主传中也看不到这件事,只有吕蒙传里面有相关的记载。如果这件事非常重要而且促成了孙权集团偷袭荆州,那么我觉得至少应该要在两大主人公的传里提及这件事。很可惜的是并没有,这就足以说明,这件事或许发生过,但是无足轻重。01水淹七军后,关羽白得了三万降军,威震华夏。
关羽发动北伐,这件事是三国的转折点,在三国主人公的传记里都有提及。强大的刘备集团自此走向了下坡路,没有理由不详细叙述一遍,而陈寿至少提到了三遍。北伐的过程中,曹仁有些力不能支,所以请求曹操救援。这个时候曹操派遣了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作为主将,西凉降军大将庞德作为副将,带领七军前往荆州。结果于禁大军刚来不久,便遇上了大雨连绵的天气。
关羽把握住了这个关键的气候特征,放水淹了于禁大军。结果于禁被擒获,庞德被斩杀,三万多的降卒全都投靠了关羽。从这时候开始,关羽的大名便铭刻在了历史上,威震华夏。曹操吓得擦汗打算迁都,而这个时候关羽所面临的问题当然也不轻松。他只准备了自己手里人的粮食,莫名其妙多出了三万多人,他们的口粮该如何解决呢?在这种情况下,关羽选择擅自打开了湘关的粮仓,将这里的粮食做为降卒们的口粮,这才化解了这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