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说叶底,铁观音的叶底不完整,边缘是破损的,但这是由于铁观音去红边的工艺形成的,是正常的;3、从铁观音的外形、汤色、叶底来判断茶叶的内质,也不是很靠谱。外形好看但不一定好喝、好喝但不一定好看。像我们感德特有的“高山茶”,做出来的干茶有些看起来会有点偏黄,但香气和口感都非常的好。当然,如果是外形和内质都不错的茶,会得到更高的分数,但价格也会高很多;5、这个表格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那就是耐泡度(茶王赛中,少则几十款多则几百款茶,再来个耐泡度,每款泡个七、八泡,还让不让评委好好回家陪老婆吃饭了?)。
但在我们茶友平时品评时,耐泡度还是很重要的。耐泡度决定了一款茶“可以泡几泡”和“每一泡的衰减情况”。耐泡度高的茶,可以泡更多泡,而且每泡之前的浓度衰减比较少,说明茶叶品质好,内含物质丰富。另外说一下,茶的价格和上面的分数不是线性关系。70分的铁观音价格可能比60分的贵一倍,80分的价格可能比70分的贵一倍。
为何有的铁观音喝起来有点酸?
首先,要看茶的质量如何,如果茶的质量不行的话,泡出来肯定会酸涩。一般情况下铁观音在价格一千五百块或者之上的,这种价格段的茶还行,一般不会有酸涩。其次,铁观音属于稍微发酵的茶,属于乌龙茶的一种。泡茶的水温要控制住。再次,泡茶的茶具的材料很有讲究,一般用紫砂茶具泡铁观音比较正统。也能使铁观音的醇香浓郁的香气扑鼻四溢。
或者口齿留香。或者回甘。第四,泡茶时用的水质好坏与茶的味道有直接的关系,若是水的酸度比较高的话,泡出来的水一样有酸涩的味道。第五,泡铁观音时,一般人会把茶盖盖上,把茶水闷起来,特别是第一泡茶。如果不掌握住时间,这样泡出来的茶一定会酸涩。所以一般行家泡茶,第一道茶基本不盖盖。泡铁观音第一道茶一般泡不到三十秒时就可以滤茶了,但要注意水温一定是九十五度到一百度之间。
铁观音茶,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喝呢?什么原因呢?
铁观音茶不受欢迎,原因有二。一是铁观音茶在种植环境与加工制作中,过多使用机械协助,失去了靠天种植与人工精焙火烘的功力。二是大多数加入香精,不耐冲泡,三杯现形让人失去喝茶趣味。目前我们潮汕人已从过去喜欢铁观音茶改为凤凰单丛茶。单丛茶从培育丶采摘丶加工形成茶叶的特有香气,而且香形多样性,有黄枝香丶芝兰香丶桃仁香丶通天香等等。
铁观音为什么现在喝得少了,是因为农残及添加香料吗?
“靠谱喝茶,就关注茶靠谱”提示:超标农残、添加香料和伤胃的三大传言影响了茶友们对铁观音的判断;铁观音成本较高,过于廉价的产品,品质肯定不理想;铁观音茶性为中性,全年均可以适量喝。铁观音没以前火,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我个人喝茶的种类比较多,不限于哪一种。除了黄茶和黑茶喝得较少,乌龙茶、白茶、绿茶、红茶都喝不少。
我特别喜欢铁观音的兰花香韵和清新甜美的口感。浓香型、清香型、陈香型三种类型中,浓香型焙火和发酵较重,通常在冬天喝;陈香型一般在身体不太舒服、需要发散时喝;而日常喝得较多的,是清香型铁观音。这几年,铁观音确实没有以前火了。在我的周边,喝白茶和肉桂的人明显多了。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喝茶,一成不变的喝一种茶,与经常换换口味,都是极好的。
换口味,是人的天性,而喝一种茶,也是一种天性,“赖上你”嘛。不过,乌龙茶的整体市场,依然保持在12%左右,武夷岩茶、广东凤凰单丛和铁观音,依然是三大主力,因此,铁观音的热度下降,但依然还很有战斗力。有农残与农残超标是两码事那么,铁观音是不是农残有问题呢?铁观音是要比较成熟的叶片进行采制,秋茶还特别重要。
夏天天气暖,虫害活跃,所以铁观音农残的问题就此而来。不过,如果不是有机茶,施用农药应该是正常现象。只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度和要求,选用低毒、脂溶性农药,则即使有农残,也是可控范围的,一般不会伤害到身体。所以,农残问题,应该是农残是否超标的问题。超标了,可能就有害健康了。这有赖于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监管,也非常依赖茶农的自律。
在现在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溪也有非常严格的控制做法,只要正规的产品,一般都没问题。辨别香精茶,有办法而香精呢?铁观音的香,是通过适合的茶树品种加特色的茶叶加工技术形成的。它从绿茶和红茶上吸取灵感,综合出半发酵的工艺特点,具有非常馥郁的香味。市场上有没有加香精的铁观音?难说,特别是一些低价而香气又非常足的茶叶。
加香精的茶,沸点低,只要75°左右的水温,就能够把挥发出来;加香精的茶,香气不能持久,在后面几泡,香气弱化得很严重,而自然的香,是比较持久的,虽然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但那种香气感还是很明显的。加香精的茶,香气比较僵硬呆板,不像自然产生的香,层次丰富,活力舒服。靠谱喝茶,就关注茶靠谱。欢迎留言交流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