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不是年份越久越好喝。普洱茶越存越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完全如此。因为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生普在制作过程中其内源酶未完全分解,为后期转化留下了空间,后期存放过程中,茶叶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水份,氧气发生反应,其内源酶也不断转化,其品质一段时期内会有所改善。而熟普在制作过程中其内源物质已经发酵,转化的差不多了,所以存放时间对其品质改善并无多大影响。
我有一块普通的普洱茶饼,距离生产日期到现在有十一年了,能值几百不?
感谢邀请我是强哥 我来回答从今年是2019年来算11年的茶,也就是08年的茶。2005年到2008年的时候是一个普洱茶发展的高峰期,2008年以后,才平稳下来。那个时候的茶叶,优良不一,品种也比较多,假冒伪劣产品,仿冒产品也比较多。当时所谓的山头茶,古树茶,那真的是比比皆是。从科学理论上来说,普洱茶的一个转化期为5~15年,也就是说,一般的普通的茶,比较正的,没有掺假或者它的转化期到达15年已经是到顶了,里面的内含物质已经全部转化完毕,没有必要再去存放了。
当然了一些古树茶,古树老料,好的山头茶会会延长一些时间。你存的这款茶,如果是名牌大厂子的,会升值一些钱的,大厂子这些老茶,随着年份的增长,每过几年,他就会有一个增长,大概会有3~5%,也就是说这款茶当时你买的是500块钱,现在10年了11年了,到现在差不多至少会到650到750之间。如果巧了,你买到了是当时的古树茶,山头茶,比如班章,易武,这些比较出名的,山头内含物质比较丰富的,而且也是大厂推出的拳头产品,那么恭喜你,这个茶至少要翻,你当时买价格的2~3倍以上。
有人说普洱茶放多久也不会过期,这是真的吗?存放几十年还能喝是什么原理?
普洱茶的后期陈化主要有三种转变方式:1.茶叶的自动氧化2.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3.微生物作用转化普洱茶的转化过程主要是呈味物质的氧化降解以及部分物质的聚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最先是刺激性的.收敛性强的物质,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地在3种转化方式共同作用下,将涩啊.苦啊.粗青味等刺激性滋味变为纯和醇厚的滋味,汤色由淡黄转向红亮.影响普洱茶口感的物质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氨基酸(茶叶内含物中的鲜爽味成分),茶多酚(茶叶内含物中的涩味成分),茶碱(茶叶内含物中的苦味成分),儿茶素、黄酮类(茶叶内含物中既涩又苦味的成份),链状的醇类、醛类:酯类(茶叶内含物中的芳香成份),多糖、总糖、寡糖(茶叶中的甜味物质)、果胶(茶叶内含物中的粘性成份)等等这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茶汤的滋味。
在陈化过程中,1.氨基酸含量变化在新茶中含量最高,随着陈化过程会不断氧化.降解和转化其含量会降低,转化了的氨基酸溶于水中增进了茶汤滋味,同时部分氨基酸与糖类物质发生羰氨反应形成褐色物质改变了汤色.2.茶多酚、儿茶素在陈化过程中也是不断减少的,他们不断地氧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而同时茶黄素和茶红素又进行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从而使茶汤由原来的刺激性、收敛性、苦涩味等明显降低,汤感变得醇厚,汤色促于红褐明亮。
3.醇类、醛类、酯类等在陈化过程中由于碳链不断增长,香气表现类型由果实型--清香型--脂肪型变化,在香气转换中不单类型转变了,且强度也不断增加,最后达到陈香显著。4.多糖、总糖:寡糖的主要成份为蔗糖、纤维二糖:纤维素、淀粉、葡萄糖等,在陈化过程中他们含量相对稳定,而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
5.果胶物质大量降解成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从而增强了茶汤滋味。综上所提及的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因不同的树种含量又不同,而相同的树种又由于高山大树茶和台地茶所处的地方(气候、海拔、土壤结构、植被分布)不同而含量又有变化。如拿土壤来说,高山大树因所处的土壤风化比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透气性好,且树大根深吸养足,各种保健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就含量丰富,香气高滋味口感均衡,而台地多属红壤粘土,结构较差,有机质含量低,香气低.如气候海拨又影响到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茶叶内含物的积累,种植地越高(同一树种)茶多酚,儿茶素含量越少,氨基酸香味物质越多,鲜嫩度越好(纤维素不易形成),总的来说相同的品种,相同的采摘时间,采摘标准,高山茶口感厚重,转化快,台地茶转化较慢,滋味均衡性差,而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树种来看,有些地方的树种台地茶不一定不如另一地方的大树茶,如易武的台地茶总糖含量就高于景迈和南糯老树。
不同树种不同地方的土壤气候等不同,反映出茶树品质各异,陈化的好坏要看茶叶物质含量的高低,茶叶内含物的多少及结构比例影响着茶质的优劣,高山老树茶,台地茶只是代表着名字的称呼和生长地,并不完全代品质,但生长地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因素,判断比较一个老树茶或台地茶的好坏不能笼统地下定义,要从树种、树龄、气侯、海拨、土壤、植被、季节等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