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过去了,波多蜜韵年年存茶,日积月累,留下的几乎全部是高山古树纯料。存茶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了十年陈期,基本上能判断出这款茶的孬好。“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话用在普洱茶上,何尝不是这样。出于存茶多方面的考虑,波多蜜韵在原产地设有固定的仓储,同时在山东也有数处专业的茶仓。本人家里也辟出一室存茶(即家庭存储),以便观察不同地域不同仓储带来的转化效果。
我们会定期抽取样品进行比较判断,定时调整茶仓内堆砌结构、环境氛围以及存茶方法。总结一下:专业仓储,一般选择地势高、空间大、空气质量环境好的地方,平时有专人看管,做好三防(防火防盗防水)即可。在湿度大时候,及时排湿,温湿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只要是原料基础好,专业仓储一般都可以越存越醇、越陈越香的好茶。
存茶的难点是家庭存储,家庭存等于人茶混住,无论多么干净卫生的家住环境也做不到零异味。这就给我们的存茶增加不少难点和变数,但终究茶要存的,怎么办?我们可以尽其所能的利用和改造家庭现有条件存茶。依照波多蜜韵家庭仓存茶的经验,就其结果来看,也能转化出相当优质的茶品。家庭存茶,如能辟出一室,单独存放,那就相当OK了。
但相当一部分城市家庭,没有单独存茶的房间,那就尽量放在空气好点儿的地方(严禁放厨房、卫生间),避光保存(阳光照不到)。可以存放在书房、钢琴室、喝茶室甚至客厅。存放书房时尽量把书籍密封在书柜内(可以用环保塑料内封膜封存书籍),尽量减少油墨胶水异味。如有可能,整件存放要比单提好,整提要比单饼好。总之,家庭存茶要集中存放。
如果所存茶的品种多数量少,首选专业环保纸箱,里面加封锡箔袋(铝箔袋也可以),其次用紫砂缸(开水泡掉土腥味并彻底晒干)。有朋友可能要说,我收藏的都是大品牌大制作,纸箱没问题。可别说,就目前普洱茶的包装来说,大品牌还没有一家能做到里外都用原木浆环保纸箱,顶多是国产一线大厂家再生料而已。波多蜜韵所用的存茶纸箱,直接从青岛港口码头进的瑞典原木浆牛卡,有一种淡淡的原木清香味,味道舒雅,可以跟普洱茶和谐相处(不会与茶的味道相冲突)。
存茶的基本原则是大环境适度定时通风,小环境密封保存(可以随喝随取)。但现实情况,很多人存茶不是设身处地考虑,随便堆砌在一起,甚至放在有异味的纸箱里。但说到茶时也总是流露出对普洱茶有情怀,不知这情怀跑到哪里去了?总之,存茶越陈越香的先决条件是茶的原料要根正苗红(首选高山、古树、纯料),有山野底蕴。其次是工艺,杀青、微凋、揉捻、晾制、风选、静电除杂、压饼、烘烤半点不马虎。
普洱茶真的是越陈越香吗?又是哪本专著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
欢迎关注【懂茶帝】!普洱茶是“越陈越香”,以“陈”为贵。它的品质,确有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优化的特点。普洱茶的“越陈越香”,不仅仅是指普洱茶的香气变化,更是普洱茶汤色、滋味等内在品质的渐臻佳境,还有那蕴藏在时空里的茶味人生、岁月沧桑的体验。不论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茶品优化的过程,也是各品质要素不断调和的过程,集中表现在:茶汤“亮度”增加、香气逐渐纯正、陈香张显,滋味渐趋醇滑、苦涩味逐渐淡化消失、茶品观赏性增强、品韵爽口逸人。
但是,事物规律都是两面性的,普洱茶也一样。“越陈越香”最佳时期的维持时间是有一定限度的,绝非无限度的“越长越好”。万郁凤《普洱茶与清王朝》一文中,写到了他偶尔品饮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茶库存放的清宫廷遗留下来的部分样品,他的感受是:“…… 汤有色,但茶味陈化、单薄 ……”云南农业大学邵万芳、杨柳霞在《对普洱茶化学成分即品质特点差异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得出的研究理论是:“如果普洱茶已经具有汤色红浓、陈香明显、滋味浓醇、叶底黑褐的品质特征,这样的普洱茶如任一味地无限期的储存下去,必然会使普洱茶中所含的有益成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普洱茶应有的特殊风味,故在普洱茶的存储过程中,应视茶叶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及时间。
普洱茶放十年后,它的品质还好吗?普洱茶存放几年最好,有人说普洱越陈越香,这是真的吗?
普洱茶是可以长期存放的,放十年它的品质还是可以喝的。在这里老乾要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普洱生茶“陈化”的原理。普洱生茶“陈化”的原理:普洱茶生茶“陈化”的原理,是茶叶内的茶多酚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非酶促自动氧化,进行与其它物质聚合,形成黄褐色集合物,是普洱茶生茶汤色加深,直至变为黄褐色的过程。
氨基酸不但是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之一,而且也对茶汤色泽有较明显的影响,它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呈现正相关。贮藏过程中氨基酸变化呈波浪开曲线,贮藏后氨基酸总量明显下降,其组成及比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总之,在良好的仓储条件,品质优异的普洱生茶,存放时间相对久一些,是有利于后期最佳品饮体验的。但是普洱茶的存放并不意味着“越久越好”,一般在10至20年,其口感便能达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