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牛栏坑)不同的山场,具有独特的土壤和微地域小气候,因此同类茶在不同山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不过在同一山场的不同位置种植的茶叶,同样会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这段绕口令一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岩茶的水很深……不同山场的茶自然有不同的韵味,可同样山场不同位置的茶还是有不同的特征,所以很难从特征韵味的点上来说明这个问题。
比如“牛肉”,万一我喝的是“牛首”你喝到的是“牛尾”呢?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保证的,你拿一千块是能买到茶,但百分之两百买不到好茶。这句话用在“牛肉”“马肉”上最合适不过了。牛栏坑和马头岩是目前武夷山炙手可热的山场,经过某些茶商的运作,此两处的茶青水涨船高。例如牛栏坑,原本二三十的茶青,现在到七八百,这么核算一下,成本最低要在七八千左右,还不算人力物力,这是在茶农手里的价格,在茶商手里不翻几倍,茶商喝西北风麽?所以可想而知,真品的价格。
再一个,山场山场,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场地,是场地就有面积范围,产量就是有限的,销售渠道麽……其实也是有限的。比如我们之前的慧苑老枞,全年产量二十斤左右(精茶),在制作前就会有经销商来订好了,能流通在市面上的,价格也是大家所谓的“天价”了。茶厂手里剩下的也只是为数不多的量,没有渠道,没有哪个茶厂敢大量做这样超高品质精茶的(像孝文家茶这样做品牌的就不提)。
题主说的这个命题……嗯,比较建议先从中端品质的正岩肉桂喝起……几百块,能买到武夷山产的肉桂(茶青、制作都在武夷山境内的)已经很不错了,像我们茶厂的三仰峰(天游峰后面的山头)肉桂批发价都得千二……牛栏坑马头岩就不要有所期待了。区分“牛肉”和“马肉”?没必要的。如果确实对牛肉马肉情有独钟……牛肉的话,孝文家的牛首可以试试,至少百分之九十八都是真的(还有百分之二是我跟陈孝文也不熟,话不能说太满);马肉的话,嗯,我们茶厂还有一两斤的库存。
武夷山岩茶为什么有叫“马肉”“猪肉”的?
武夷山岩茶不仅有叫马肉和猪肉的,还有牛肉,龙肉等。那为什么茶叶要叫这个名字呢?其实任何茶类都受到了种茶的那座山的影响,因此武夷山的岩茶出名,也正是因为武夷山的岩而出名。先说说马肉,马肉是产自马头岩的肉桂,因为山头形似马,所以取名叫做马头岩,这里是武夷山肉桂最富盛名的一个山场、旁有磊石岩,象五匹奔驰的骏马,又叫“五马奔槽”。
北有三花峰,似三朵盛开的巨花。附近还有马鞍岩、铁郎寨、悟源涧等景致和磊石庵、凝云观等建筑。马头岩区域的土壤含砂砾两很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形成了独特的正岩茶必须的土力。因此马肉含有独特的桂皮香气和醇香甘润的口感。牛肉是产自武夷山牛栏坑的肉桂,老茶鬼们以“牛肉”来称呼这里的茶叶,所有牛肉以传统古法炭焙工艺制作,以“霸道高香”俘虏了众多老茶客,是肉桂中的上乘之品,价格也比较贵。
说完了上面两个“肉”,你应该大致明白了武夷山岩茶中这些“肉”是怎么回事了,武夷山岩茶中很多人都喜欢肉桂,距今已经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饮茶爱好者们几乎都会给不同产区的“肉桂”授予这样的爱称。除了牛肉马肉还有很多的“肉”猪肉指的是产自猪仔洞的肉桂,象肉是象鼻岩肉桂,龙肉是……九龙窠肉桂,狮肉是狮子峰肉桂……(海峡网李艺)。
武夷岩茶最让你怀念的是什么茶?有什么特色?
感谢邀请,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夷山茶人。最令我念念不忘的当数18年的时候在王顺明老师家喝的一款春兰。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款小品种茶。春兰是茶科所培育的杰作,是单株选育而成的新品种,代号301。春兰,香气馥郁,汤水饱满,它的香气如春天初绽的兰花一般清幽而又让人心旷神怡。故而用它的茶品特性命名茶树——春兰。
春兰这款茶,虽然是由品种园中单株选育而成的品种。但它属于灌木类,非常适合制作武夷岩茶。但是由于其叶质较厚脆,导致很多制茶师傅在制作这款茶品的时候相对失误率增加许多。所以这款茶品在武夷岩茶中,被了解的相对而言较少。可以算的上是武夷岩茶里的“少数民族”春兰,像一款春日限定的茶品一般。具有与生俱来的兰花香,香远清幽,滋味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