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眉与贡眉基本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茶树品种不同,银针、白牡丹、寿眉是用大白茶或大毫茶制成,贡眉用的是菜茶。在口感上,绿茶与白茶追求的点是相似的,都以鲜爽为主,追求口感的甘甜鲜醇。我们从白毫银针身上可以看出来,银针作为白茶中的珍品,以肥壮芽头为原料制成,而芽头是富含茶氨酸的,所以滋味表现为鲜爽甘甜。
不过白茶有绿茶没有的特点,那就是白茶的保质期很长,而且有后期转化的空间,也就是老白茶的概念。绿茶的保质期通常只有一两年,而白茶只要在良好环境和恰当存茶方式下能放上十几年,而且存放时间越久,口感越好,所以有老茶越陈越好的说法。绿茶与白茶虽然都在追求鲜爽,但是层面不一样,绿茶是鲜爽中带着浓烈、强劲,有绿茶特有的清香。
而白茶的口感在于嫩,香气以毫香、花香为主。总的来讲,绿茶的鲜爽口感给人感觉是浓艳的,白茶的鲜爽给人感觉是淡雅的。绿茶中的安吉白茶、溧阳白茶、松阳白茶等茶因为以“白茶”二字为名字,所以常被认为是白茶系,其实它们是正经的绿茶,不是白茶。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人问白茶是否为绿茶。不能因为名字带有白茶字样就以为是白茶,主要还是要看茶叶的工艺,是否按照萎凋、干燥的工艺去制成茶叶,如果是,那么就属于白茶系,如果有采用其他工艺,那么就是其他茶类。
我们再来看看怎么挑选白茶,挑选白茶主要需做到“三好”与“三全”,也就是要原料好、工艺好、存储好和色香味俱全。原料好是基础,原料好的白茶,制成的成品茶就会更好,因此我们在选白茶的时候就要考虑白茶是否来自白茶原产地或核心产区,考虑白茶的茶叶等级,是芽还是叶子制成。工艺是茶叶的关键,工艺不好则成品茶香气口感都不好。
宋徽宗赵佶说的“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说的是哪里的茶呢?
阿三先来讲解下此文出处以及大概意思。宋徽宗,北宋第九位皇帝,其长子宋钦宗赵恒是第十位皇帝,也是北宋末代皇帝。此二人就是北宋靖康之耻两主角。徽宗当皇帝是无能的,但却是个完美艺术家。自创瘦金体,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样样精湛。清明上河图,这副画上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就是宋徽宗用瘦金体亲笔提写。宋徽宗赵佶是个爱茶狂人,著作(大观茶论)确实有白茶这一段(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白茶第一。)下面我们进行翻译大致如下白茶跟平时喝的茶有点不同。
纸条柔软,叶薄。森林悬崖处采集,野生,不是人工种植。数量稀少,一两颗茶树,一年产量不到几十斤。成品遥远的路途过来我能喝到太不容易了。这茶太棒,其他的茶或许能达到这个品相,但是口感比不上它,白茶我认为第一。阿三非古文专家,大意如此,见笑。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个白茶是什么茶,不能单纯看见白茶就说是什么茶,那不科学。
首先,皇帝只喝贡茶,这个毫无疑问,皇宫的等级是十分深严的。徽宗时期皇家茶山是—北苑御焙茶山。这是哪呢?在今天福建建瓯市,这个茶山是宋元时期贡茶产制中心。北宋周绛在(补茶经)一书有说,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这个御贡茶山最出名的产品就是龙凤团饼。徽宗之所以管这个茶叫白茶是因为,这个茶芽叶上披满白毫,不同于其他绿茶黑茶,这也是白茶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