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因为肉桂氨基酸接近 , 而可溶糖较低 , 可溶果胶偏高, 也是造成了回甘程度和岩韵欠显的原因 。主要品质成分的组成分析武夷肉桂是是一种“香气易成,滋味难求”的品系,为了研究主要内质成分对肉桂品质的影响,对毛茶中的儿茶素及主要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离测定。▲儿茶素及主要氨基酸组成分析(点击查看大图,懂茶帝制图)两种毛茶中,儿茶素总量虽相差4.3%,但肉桂茶中的EGCG却高出9.8%,ECG高出15.18%,而在氨基酸总量及主要氨基酸组成上都非常接近。
由于酯型儿茶素偏高较多,可能是造成肉桂内质欠醇厚的原因。香气成分分析▲毛茶香气组成比较(点击查看大图,懂茶帝制图)从二者香气组成分析的数据来看,除了苯甲醛、吲哚之外,其它的含量都是肉桂大于水仙,再次验证着“香不过肉桂”的说法。特别是正辛酸的含量,肉桂是水仙的近3倍,这应该是肉桂的特征性内含物,让肉桂与其他茶相比具有香气高扬、持久且多变的特点。
岩茶品种成百上千,为何大家只知道大红袍、水仙、肉桂?
谢谢头条邀请,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为什么岩茶有几百种,茶友们只知道大红袍、肉桂、水仙?这个要分两方面来看,第一方面是看您处在喝岩茶的那个阶段,刚接触岩茶或者接触时间不长的茶友们来说,确实第一时间知道的是大红袍、肉桂、水仙。如果告诉他们武夷岩茶有上千种居多,那么经常就导致云里雾里了。另一方面,造成这个现象其实是宣传导向和市场的反应决定的,对于商家和茶农而言,只要报上大红袍,肉桂,水仙,一般茶友们都知道,而这三款茶也是岩茶市场上的硬通货,久而久之,说起大家都在谈大红袍,肉桂,水仙了,从而导致了众多的名丛被市场忘记了。
所以说,对于每个有志于宣传岩茶的人来说,武夷岩茶的宣传还任重而道远。接下来分享一篇小陈茶事之前写的原创茶文章“看完这40条岩茶圈知识,谁还敢说自己懂岩茶?”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01》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在武夷山景区,峰、洞、岩众多,只要能长植物的地方,无茶不欢。
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皆有岩茶。局史料记载,岩茶的种类高达一千多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至今留存于世的岩茶也高达百种。在如此“高深莫测”的岩茶轰炸模式下,不少茶友缴械投降,高呼一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茶友们在日常喝茶时,亦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年没喝明白的岩茶,比没去过的地方还多。
来看看茶友们都是怎么看待喝岩茶这件事吧!《02》1、看泡袋就知道这是什么茶,这种技能是怎么修炼的,能教教我吗2、比看泡袋更厉害的的,是看条索就知道这茶的山场是哪里3、喝了岩茶这么久,始终没搞懂岩茶第一泡到底能不能喝?4、大红袍还有等级区别,根本搞不懂一级大红袍和二级大红袍有什么区别?5、至今为止,依旧没有喝懂水仙、肉桂、大红袍的区别,你们能喝出来吗?反正我使劲喝都喝不懂6、奇丹、丹桂傻傻分不清,这是两种茶?7、黄观音、金观音、金牡丹、金凤凰,你们都喝过了吗?我只喝过黄观音……8、为什么别人买的马肉都要5、6千,而我的只要2千……9、牛栏坑只产肉桂吗?有没有水仙10、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喝遍所有岩茶的品种,因为有很多品种都灭绝了《03》11、所有的菜茶都称为奇种吗12、谁能在第一次喝岩茶就能喝出岩韵的,这才是真正的大神13、喝岩茶很容易上瘾,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重点是喝完茶再也不喝白开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