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苗共进行2—3次,最后使苗与苗之间的距离为5—6厘米,增大营养面积,培育壮苗,每次间苗后追施一次腐熟的清粪水,如果遇到天气干旱,每天早晨和晚上要进行浇水,防止秧苗老化。3、定植,当秋甘蓝在播种后40天左右,具有7—8片叶时就可以定植。定植前先深耕平整土地,做成1米或者2米宽的厢面,每亩窝施猪、牛粪2000—3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
如果栽植时遇到天气干旱,需要将定植窝淋透水后再栽苗,栽培后每天早晨和晚上要淋水,播种秧苗成活。秋甘蓝由于受到气候的限制,不如春甘蓝生长茂盛,所以栽培密度要比春甘蓝稍微大。一般早熟品种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每亩栽培4500株左右。中熟品种行距为50厘米,距为40厘米,每亩栽培3000株左右。4、田间管理,秋甘蓝在生长期间,常常遇到高温干燥或者阵雨冲击,对生长带来不利,因此在久晴不雨时要及时浇水抗旱。
浇水一般结合追肥进行,使用腐熟的清人畜粪水每隔5—7天追一次,先淡后浓,莲座期后需肥量逐渐增加,每担粪水中加入100克尿素、复合肥进行追施。如果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要及时松土排水,并且在松土的同时干施氮肥、钾肥在植株根际的附近土壤内,使秋甘蓝生长不受影响,保证高产。采收与留种1、采收,作为春甘蓝栽培的品种,一般都是早熟或者中熟,一般在3月份上、中旬后就可以陆续采收供应市场,可以一直供应到6月以后。
作为秋甘蓝栽培的品种,一般在9月中旬后就可以采收,可以采收到11月份以后。一般来说,当甘蓝叶球达到紧实时就可以采收,争取提早供应市场,如果采收过晚,叶球破裂,容易被雨水侵入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2、采种,留种时,一般是在春甘蓝栽培的大田中选择结球性状好,内茎短缩,节间紧密,没有发生早期抽苔的植株,去掉叶球,将老茎移到采种地隔离种植。
等老茎上发出腋芽后,保留2—3个健壮的,其余去掉,加强肥水、防虫管理,到秋天后结球,第三年的春夏抽苔开花结种。病虫害防治甘蓝的病害有霜霉病和软腐病。①霜霉病,霜霉病为害叶片,先在植株下部或者外部叶片上发生淡黄色病斑,以后病斑变为褐色干枯。严重的时间,叶片上的病斑相互连接成块,短期内可以使叶片枯死。在叶背密生白色霜状霉。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减轻霜霉病的发病。实行2—3年轮作,清除田间杂草。培育壮苗是关键,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整地时要施足底肥,并且要增施磷、钾肥,合理追肥淋水,及时中耕除草,搭架整枝,降低田间湿度。在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800—1000倍溶液,或者采用40%霜疫灵400倍溶液连续喷洒2—3次。②软腐病,多在结球期受害,茎基部或者叶球内部发生水浸状软腐,溢出污白色菌浓并具有臭味,外叶萎焉,叶球外露,最后全株腐烂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