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茶叶蕴含着大量物质,它们的释放沸点是不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只有使用沸水冲泡的情况下,才能将三个阶段的沸点全部释放出来,此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好茶的完整风味。而如果是劣质茶,它的问题也将在沸水之下暴露无遗,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一款茶叶的品质。既然沸水的好处如此之多,自然要在泡茶时多多使用了。
为何说一冲开水就沉底的绿茶比较好?
泡茶时沉底其实是大家在喝茶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能沉底的比重大。实际上沉底除了和茶叶的嫩度以外,和茶叶的工艺,形状都有关系。其实很多物体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一颗白茶是不是是菜心肥厚的叶子比较重,外面的老叶比较轻?茶叶也一样,肥壮的芽比重大,老梗老叶比较轻,断梗是最轻的。在工艺形状上来说紧致型的,揉捻过的,这些茶叶最容易沉底,片状的相对来说泡开速度慢,有时候我见到那些炒青香茶可以用上投法,但是谁见过龙井猴魁用上投法?沉底还有正立和倒立的说法,如竹叶青泡开一般是正立,而龙井泡开是倒立,这两个的区别是竹叶青雀舌的芽是空心芽,而且竹叶青的产地是在四川等海拔比较高的地区,高山茶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大,茶叶容易起梗,茶心生长慢,采摘起来空心芽比较多,根部比牙尖重,所以泡开,茶叶是正立,而龙井的产区是东部地区,茶叶的茶叶比较紧实,比较重,泡开的时候就是尾部向上倒立了。
怎样判定茶的好和坏?茶汤浓淡可以区别么?
对于普通人,好茶就是自己喝的感觉好,没有不适即是好茶,但是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如果有条件,强烈建议选有机茶,按有机食品标准来种植、生产、销售的高品质,高可靠性的食品,全程可溯源,杜绝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剂、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对于专家,那就有各种审评标准了。具体标准可以参考各种现行国家标准。
绿茶:GB/T 14456.1-2017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14456.3-2016 绿茶 第3部分:中小叶种绿茶GB/T 14456.4-2016 绿茶 第4部分:珠茶GB/T 14456.5-2016 绿茶 第5部分:眉茶GB/T 14456.6-2016 绿茶 第6部分:蒸青茶红茶:GB/T 13738.1-2017 红茶 第1部分:红碎茶GB/T 13738.2-2017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GB/T 13738.3-2012 红茶 第3部分:小种红茶白茶:GB/T 22291-2017 白茶GB/T 31751-2015 紧压白茶乌龙:GB/T 30357.1-2013 乌龙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0357.2-2013 乌龙茶 第2部分:铁观音(含第1号修改单)GB/T 30357.3-2015 乌龙茶 第3部分:黄金桂GB/T 30357.4-2015 乌龙茶 第4部分:水仙GB/T 30357.5-2015 乌龙茶 第5部分:肉桂GB/T 30357.6-2017 乌龙茶 第6部分:单丛GB/T 30357.7-2017 乌龙茶 第7部分:佛手黄茶:GB/T 21726-2018 黄茶黑茶:GB/T 32719.1-2016 黑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2719.2-2016 黑茶 第2部分:花卷茶GB/T 32719.3-2016 黑茶 第3部分:湘尖茶GB/T 32719.4-2016 黑茶 第4部分:六堡茶GB/T 32719.5-2018 黑茶 第5部分:茯茶如果需要更多有机茶资料,可以关注我们哦。
为什么有的茶叶表面有小毫毛?这些小毫毛是什么?
泡茶时,经常发现茶叶上附着白色或金色的毫毛,茶汤上也浮着小茸毛。这些小毫毛到底是什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害?茶叶上的小毫毛到底是什么?这些毫毛其实是茶树新梢上的嫩芽和嫩叶背面的茸毛,在茶叶加工干燥之后自然形成的,称之为茶毫。茶毫主要生长在茶树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丰富的茶氨酸,可以提高茶汤的鲜爽度。
同时,茶毫根部有大量的腺细胞,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能提升茶叶香气,是茶汤散发“毫香”的关键因素。茶叶的嫩度越高,茶毫就越多!茶毫的多少与茶树品种、季节和生态环境有关;颜色与制茶过程中所含物质的变化也有很大关系,因茶而异。比如,绿茶、白茶的制作过程中,因茶多酚未被或较少氧化,通常呈现白色;红茶中茶多酚多被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等,茶毫被染色,从而呈现金黄色。
一般而言,茶叶的嫩度越高,茶毫就越多。茶毫含有的氨基酸等物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茶的风味和营养,对人体健康无害。茶毫越多越好吗?虽然茶毫是茶叶幼嫩优质的标志,比如碧螺春、黄山毛峰等绿茶,茶汤滋味醇厚、香气清爽,不仅是由于茶叶鲜嫩、内含物质丰富,毫毛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同种类的茶叶对茶毫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西湖龙井,要求外形扁平、光滑,“毫多”反而品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