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龙茶 > 乌龙茶知识 > 茶墨俱香 苏轼与谁斗茶,一个文学趣题

茶墨俱香 苏轼与谁斗茶,一个文学趣题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3-11 04:40:40 编辑:第一茶叶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一个文学趣题

是茶。 你看“茶”字,上面是草字头(草帽),中间是一个人(即侍从),下面是木(即木屐),所以是“茶”
水啊?!

一个文学趣题

2,故事典故

一次,苏轼在莫干山游玩,甚是疲乏,打算休息一会儿,便走进了一座庙宇。 主事老道见苏轼衣着简朴,便冷淡地指了指椅子说: “坐!”然后,对道童喊道:“茶!” 苏试坐下和老道闲聊起来。从谈话中,老道发觉来客颇有才华,非一般书生, 即把他引至大殿,客气地说: “请坐!”又对道童说:“敬茶!” 两人又谈了起来。老道愈发感到来客知识渊博,聪慧过人,不禁问起他的姓名来。 这才知道此人竟是名扬四海的苏东坡。于是,连忙站起作揖,把他又让进客厅,恭恭 敬敬地说: “请上坐!”又对道童说:“敬香茶!” 苏轼告别时,老道恳求他写字留念。苏轼一笑,挥笔题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不觉脸上火辣辣的。 ----出自《古代笑话》

故事典故

3,这有一上联

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道士见来人穿着非常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对小童吩咐道:“茶!”苏轼落坐,喝茶。他随便和道士谈了几句,道士见来人出语不凡,马上请苏轼入大殿,摆下椅子说: “请坐!”又吩咐小童:“敬茶!”苏轼继续和道士攀谈。苏轼妙语连珠,道土连连称是。道士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来,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子瞻。”道士连忙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的客厅,恭敬地说: “请上座!”又吩咐随身道童:“敬香茶!”苏轼见道士十分势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道士见挽留不住苏轼,就请苏轼题字留念。苏轼写下了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小视平常人。
上茶上好茶
呵呵,你记错啦 !坐 请坐 请上座茶 敬茶 敬香茶
这是苏东坡与高僧的典故。原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

这有一上联

4,关于茶的诗句是哪些

1、野兴几多寻竹径,风情些小上茶楼。——宋·林逋《黄家庄》2、竹鸡绝叫茶生笋,梅子微酸酒熟蓝。——宋·洪咨夔《谨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其一》3、问话僧寻蜀,多茶椀似卢。——宋·赵蕃《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4、雷吐英英茶爪露,暖班茁茁蕨拳伸。——宋·释正觉《雨晴偶作示禅者》5、睡起唤茶犹未醒,强将物色与诗裁。——明·易恒《睡起》6、一茶可款从僧话,数局争先对客棋。——宋·戴复古《汪见可约游青原》7、杯茶盏水也风流,莫负了、桂时菊候。——宋·陈著《鹊桥仙·次韵元春兄》8、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9、留得三分春意和,茶醾犹可入吟哦。——宋·于石《次韵宏父初夏》10、花沟安钓艇,蕉地着茶瓶。——明·止庵法师《竹亭》11、拟去竹坞间,煎茶炷新料。——宋·曾几《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12、纸帐蒲团香淡碧,竹炉茶灶火深红。——元·丘处机《望江南鸣鹤馀音卷之二》13、大声坎坎打天鼓,小声呜呜煎春茶。——明·兰江濋公《登车行》14、为撇瓮面醅,为煎鹰爪茶。——宋·梅尧臣《次韵和刘原甫紫微过予饮酒》15、蠹根停雪水,曲角积茶烟。——唐·周贺《玉芝观王道士(一作章道士房)》16、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唐·张籍《赠姚合少府》17、洗砚鱼吞墨,烹茶鹤壁烟。——宋·魏野《书逸人俞太中屋壁》18、莫笑后庵茶,閒中好滋味。——宋·张伯玉《后庵试茶》19、亏陶家、茶鼎寂寥。——宋·姚云文《玲珑玉(半闲堂赋春雪)》20、涧水生茶味,松风灭扇声。——唐·周贺《早秋过郭涯书堂(一作郭劲书斋)》21、把盏醉归营月上,胡琴捍拨采茶歌。——宋·王镃《军中乐二首其一》22、进得女真千户妹,十三娇小唤茶茶。——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23、不闻鸡犬声,茶烟起庖厨。——宋·刘克庄《访李公晦山居》24、檐底水涵抄律烛,窗间风引煮茶烟。——唐·杜荀鹤《宿东林寺题愿公院》25、厨烟乍熟抽心菜,策火新乾卷叶茶。——宋·君端《春日田园杂兴》26、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宋·曾几《次雪峰空老韵二首其一》27、送行一斛还堪赠,往试云门日注茶。——明·高启《赋得惠山泉送客游越》28、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宋·杜耒《寒夜》29、小醆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唐·白居易《北亭招客》30、有书兼笔砚,无酒但茶汤。——宋·方回《喜寓轩张梦符侍郎下访》31、落尽庭梅三日雨,香风闲对一瓯茶。——明·傅汝楫《闭门》32、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景中人。——宋·苏轼《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33、茶烟邀客竚,帆影唤舟移。——宋·葛绍体《游本觉寺》34、林间一瓯茶,晤语君勿吝。——宋·陆游《江头十日雨》35、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苏轼的一生有何茶缘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我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在北宋文坛上,与茶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苏轼那样于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的。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这年春旱,入夏得喜雨,苏轼去城东20里的石潭谢神降雨,作为《浣溪沙》五首纪行。词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他夜晚办事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睡前睡起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越州张中舍寿乐堂》)。更有一首《水调歌头》,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绘声绘色,情趣盎然。词云: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长期的地方官和贬谪生活,使苏拭足迹遍及各地,从蛾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南,为他品尝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机会。诚如他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中所云:“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其中:“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杭州所产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和绍兴产的“日铸雪芽”;“未办报君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这种似云腴美的“新饼”产自南剑州(今福建南平),“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这谷雨前的“焦坑茶”产自粤赣边的大瘐岭下;还有四川涪州(今彭水)的月兔茶。江西分宁(今修水)的双井茶,湖北兴国(今阳新)的桃花茶,等等。苏轼爱茶至深,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烙新茶》诗里,将茶比作“佳人”。诗云: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对烹茶十分精到。“精品厌凡泉”。他认为好茶必须配以好水。熙宁五年在杭州任通判时,有《求焦千之惠山泉诗》:“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苏轼以诗向当时知无锡的焦千之索惠山泉水。另一首《汲江煎茶》有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诗人烹茶的水,还是亲自在钓石边(不是在泥土旁)从深处汲来的,并用活火(有焰方炽的炭火)煮沸的。南宋胡仔赞叹《汲江煎茶》诗说;“此诗奇甚,道尽烹茶之要。”烹茶之劳,诗人又常常亲自操作,不放心托付于僮仆:“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几珠”(《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苏轼对烹茶煮水时的水温掌握十分讲究,不能有些许差池。他在《试院煎茶》诗中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他的经验是煮水以初沸时泛起如蟹眼鱼目状小气泡,发出似松涛之声时为适度,最能发新泉引茶香。煮沸过度则谓“老”,失去鲜馥。所以煮时须静候水的消息。宋人曾有“候汤最难”之说。   对煮水的器具和饮茶用具,苏轼也有讲究。“铜腥铁涩不宜泉”,“定州花瓷琢红玉”。用铜器铁壶煮水有腥气涩味,石兆(原字左有“石”旁)烧水味最正;喝茶最好用定窑兔毛花瓷(又称“兔毫盏”)。苏轼在宜兴时,还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纪念他,把此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即是苏轼用此壶烹茗独饮时的生动写照。   苏轼亲自栽种过茶。贬诵黄州时,他经济拮据,生活困顿。黄州一位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来一块荒地,他亲自耕种,以地上收获稍济“因匮”和“乏食”之急。在这块取名“东坡”的荒地上,他种了茶树。《问大冶长者乞桃花茶栽东坡》云:“磋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在另一首《种茶》诗中说;“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是说茶种在松树间,生长瘦小但不易衰老。移植于土壤肥沃的白鹤岭,连日春雨滋润,便恢复生长,枝繁叶茂。可见诗人于躬耕间深谙茶树习性。   苏轼喝茶、爱茶,还基于他深知茶的功用。熙宁六年(公元l073年)他在杭州任通判时,一日,以病告假,独游湖上净慈、南屏、惠昭、小昭庆诸寺,是晚又到孤山去谒惠勤禅师。这天他先后品饮了七碗茶,颇觉身轻体爽,病已不治而愈,便作了一首《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诗人得茶真味,夸赞饮茶的乐趣和妙用。昔魏文帝曾有诗:“与我一丸朗,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苏轼却认为卢仝的“七碗茶”更神于这“一丸药”。在诗作中他还多次提到茶能洗“瘴气”:“若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   苏轼《仇池笔记》中有《论茶》一则,介绍茶可除烦去腻,用茶漱口,能使牙齿坚密。他说:“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茶与苏轼生活之密切,苏轼对茶功之运用,由此可见。   苏轼在饮茶品茗之际,常把茶农之苦辛悬于心头,“悲歌为黎元”。《荔枝吧》指斥了贵族官僚们,昔日贡荔枝,今日又贡茶、贡花,争新买宠的可耻行径:“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并直言:“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有(原字有“病”字头)”。充分表现出他同情茶农,抨击对茶农的苛征重敛。   苏轼还借咏茶来抒发人生感慨,这其实也是他自己精神面貌的写照。《寄周安孺茶》这首长达120句的苏拭第一长篇,正是咏茶之作。诗篇先是记述了宋以前的茶文化历史:“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继而边咏边叹:“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名茶既能给人充分的享受:“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又不免悲叹名茶辱没:“团风与葵花,赋(原字左为“石”旁)砆杂鱼目”,“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里,诗人用历史人物的性格来比拟不同的茶味:“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扩。体轻虽复强浮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借茶味而褒扬“戆”“猛”之士,贬斥“妖“顽”之辈,嬉笑怒驾,皆成妙句。诗最后云;“收藏爱恒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讥之以好茶钻营权门的小人。   苏轼之多才多艺,于我国茶艺的贡献亦是“一多”。

6,苏轼任知州的故事

苏轼的故事 1、针锋相对 苏轼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2、旁敲侧击 一日中午,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佛印正忙着做菜,刚把煮好的鱼端上桌,就听到小和尚禀报:东坡居士来访。 佛印怕把吃鱼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鱼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东坡喝茶时,闻到阵阵鱼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老和尚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长老明示磬(庆)有鱼(余),就请让我就来大饱口福吧!” 3、反唇相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 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 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4、暗助新郎 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5、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6、寺态炎凉 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苏东坡胸有成竹,含笑挥毫,顷刻书就: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7、一盏明灯 一天,苏东坡和妹夫秦少游出城到郊外游玩,见小路上有个用三块石头垒起的“磊桥”。苏东坡用脚踢了一下石桥,同声吟出一句上联: 踢破磊桥三块石 他回头看看秦少游,要他对出下联。秦少游想了很久也没对出下联,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苏小妹看丈夫一脸不悦之色,只道是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是为了一句对联。她二话没说,就在一张纸上写了个“出”字,同时用剪刀剪成两段。秦少游顿时大悟,道出下联: 剪断出字两重山 注:上篇标题“寺态炎凉”,冷笑一声自以为不坏。这一篇的标题“一盏明灯”,是指秦少游不点不明,不过点了以后还是很明白的。一笑。 8、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 9、苏门书香 一日,苏洵来到后花园内,只见山石间流过一泓淙淙碧水,微风中送来阵阵花香。红日西下,绿树掩映,一弯新月挂在半天之上。这位老先生顿时诗兴大发,忙唤来苏轼和小妹,三人拂石而坐,苏洵说道:“如此佳境,不可无诗。如今老夫拈出冷、香二字,我们各自吟出两句诗来,且要将此二字依次作为上下句的末字,吾儿以为如何?” 兄妹一起应道:“父亲说得好。” 苏洵见儿女一起应允,十分高兴,首先吟出两句诗来: 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间过来香。 苏轼一向以诗词著称,听了父亲的诗句,以为过平过俗,不以为佳。谁知正当他沉吟之际,调皮的小妹却开口道:“兄长平日作诗,思路何等敏捷,想当初嘲弄小妹额角长得高,那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诗句,得来何等迅速,今日缘何思路闭塞?” 苏东坡一听,知道小妹又在调皮了,只是微微一笑,便吟出两句诗来: 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这苏小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听了父兄的诗句,两相比较,觉得还是哥哥的略高一筹。心中寻思道:“长兄的诗句好则好,但嫌欠雅。”小妹略加沉思,恰好远处传来杜鹃的啼鸣,她闻声生情,也信口因此两句诗来: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小妹诗句刚吟出,父兄不禁齐声赞好。 10、绝妙好骂 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门,那老和尚就百般奉承,死乞白赖地央求苏东坡留个手迹。 苏东坡对这个方丈十分憎恶,但为了使庙门口那个小和尚不再受苦,他答应了老和尚的请求,说:“写字可以,但必须请庙门口那个跪着的小和尚前来为我磨墨展纸。” 老和尚一听,立刻满脸堆笑,连声答应说:“阿弥陀佛,老纳遵从吩咐。” 小和尚磨好墨,展开纸,苏东坡奋笔疾书,一幅对联一挥而就: 一夕化身人归去,八千凡夫一点无 时隔不久,佛印云游来到此山,见了对联捧腹大笑,问老和尚:“这幅对联原是两个字谜,你没猜出来吗?”老和尚连忙追问是什么意思,佛印要过纸笔,挥毫写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北宋熙宁十年(1077)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三月,一代文学艺术全才苏东坡,作为徐州知州,在徐州生活了一年零十一个月。轼在定州作了许多勤政爱民的业绩。至今仍有东坡槐、雪浪斋等。相传定州地方戏大秧歌也是经苏才子整理编排过的。离任时阖城民众十里相送,恋恋难舍。定州志等地方文籍都有记载。作为定州人深为自豪。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任湖州知州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

7,与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关的一句故事是什么 搜

【作者】:苏轼 【作品】: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面目:庐山真面目 【出处】语见(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说,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首二句点题,犹人所能。” 【解说】自正面而观庐山,山岭绵延起伏,由侧面而望之,则峰峦巍然耸立;复自远而视或趋近而看,处高而俯瞰或处低而仰望,千姿百态,所见不同。何为难辨庐山真面目哉?只缘置身于此山中之故也。 亦作【庐山面目】(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十下?附编?旧序?奚序》):“痛遗文缺残,访得於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 亦作【庐山真面】(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一回》):“刘氏乃推起少妇,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伶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 【释义】① 岭:相连之山。② 峰:高而尖之山巅。③ 庐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据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④缘:缘故。 【庐山真面目】原指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窥其全貌。后喻不易窥知事物之真相或原貌,常用此语。 东坡这首诗最早见于他的游记《记游庐山》,在这篇三百来字的游记很有特色,它没有记述诗人在庐山十多天里所见所闻,山川景观,却重点记述了他初游庐山所写的五首诗(在漱玉亭,三峡桥所作诗只是提起没有记入)。古人写诗当时大多没有题目,以后整理诗缟时再补上,东坡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在当时也无题,后来给它加的题是《庐山》(见庐山历代诗存)。当然,此诗写的不是某一景点而是对庐山总的印象,以《庐山》为题到也恰当,只是中规中矩,毫无诗意,其中诗的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了不同”,到此处已改为“远近看山各不同”了。此诗以《题西林壁》为题并最终将第二句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最早见于明人程宗始编的《东坡七集》中。
【作者】:苏轼 【作品】: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面目:庐山真面目 【出处】语见(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李老先生说,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首二句点题,犹人所能。” 【解说】自正面而观庐山,山岭绵延起伏,由侧面而望之,则峰峦巍然耸立;复自远而视或趋近而看,处高而俯瞰或处低而仰望,千姿百态,所见不同。何为难辨庐山真面目哉?只缘置身于此山中之故也。 亦作【庐山面目】(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十下?附编?旧序?奚序》):“痛遗文缺残,访得於义兴之故家,涂抹删改,非复庐山面目。” 亦作【庐山真面】(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八一回》):“刘氏乃推起少妇,嘱令道谢。不留心注视,已哭得花容狼藉,脂粉模糊,但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伶惜;当下揽袖近前,替她拂拭,一经去垢,露出庐山真面,端的是桃腮杏脸,妖艳绝伦。” 【释义】① 岭:相连之山。② 峰:高而尖之山巅。③ 庐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据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④缘:缘故。 【庐山真面目】原指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窥其全貌。后喻不易窥知事物之真相或原貌,常用此语。 东坡这首诗最早见于他的游记《记游庐山》,在这篇三百来字的游记很有特色,它没有记述诗人在庐山十多天里所见所闻,山川景观,却重点记述了他初游庐山所写的五首诗(在漱玉亭,三峡桥所作诗只是提起没有记入)。古人写诗当时大多没有题目,以后整理诗缟时再补上,东坡的这首诗也不例外,在当时也无题,后来给它加的题是《庐山》(见庐山历代诗存)。当然,此诗写的不是某一景点而是对庐山总的印象,以《庐山》为题到也恰当,只是中规中矩,毫无诗意,其中诗的第二句原为“到处看山了不同”,到此处已改为“远近看山各不同”了。此诗以《题西林壁》为题并最终将第二句改为“远近高低各不同”,最早见于明人程宗始编的《东坡七集》中之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身在福中不知福
意思: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鉴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文章TAG:苏轼斗茶一个文学茶墨俱香一个文学趣题

最近更新

  • 茶叶名茶,中国四大名茶是哪四种

    中国四大名茶是哪四种中国四大名茶为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这些茶在工艺、滋味、香气、外形上都有一定的特色,中国茶叶种类众多,还有诸多有名茶品,如大红袍、普洱茶、祁门红茶、福鼎白茶、六安瓜片、武夷岩茶等。2,国内有哪些名茶9、安溪铁观音产于闽南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究。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11

  • 布朗山普洱生茶2009,鬼武者3三个魔幻空间

    鬼武者3三个魔幻空间2,哪个网站可以买到价格合理绝对正宗的绿瘦3,达芬奇密码到底讲的什么啊4,郇修隐会的成员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成为郇山隐修会的成员5,新的神话创造是指什么6,我的后背很厚如何才能让它变的瘦好看7,普洱茶09年的市场现状1,鬼武者3三个魔幻空间1、布朗入口在海地神殿(古代)知识之间2、左马介入口在海底神殿(现代)知识之间3、左马介入口在圣米歇尔山(古代)·修道院走廊4、布朗入口在圣米歇尔山(现代)·修道院走廊5、布朗入口在本能寺,破魔镜旁(在最终BOSS前)6、左马介入口在本能寺,破魔镜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11

  • 十大茶叶店加盟品牌排名,奶茶加盟店10大品牌哪个好

    奶茶加盟店10大品牌哪个好2,十大茶叶店连锁品牌3,奶茶加盟店排行榜10强有哪些品牌4,茶叶加盟哪家好5,茶叶店加盟哪家好十大茶叶加盟品牌有哪些我想茶店加盟纠结茶6,茶饮加盟店10大品牌有哪些7,推荐几家茶叶专卖店品牌加盟1,奶茶加盟店10大品牌哪个好哀江头(杜甫)华莱士奶茶快餐加盟2,十大茶叶店连锁品牌十大茶叶店连锁品牌有程裕新茶号、八马茶业、天福茗茶、张一元、日春茶、易武鸿庆、李记茶庄、汪满田、吴裕泰、华祥苑。1、程裕新茶号上海程裕新茶号是凭借经销徽、浙名茶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程裕新茶号经营的名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10

  • 陈阿金龙泉剑铺在哪里,qq仙剑的龙泉剑在哪

    qq仙剑的龙泉剑在哪武器店呀,.在广陵成2,龙泉剑厂在哪儿龙泉市剑池西路313号(宝剑园区内)3,龙泉剑庐在哪里现今哪个省市应该在浙江省龙泉市!龙泉的正武,剑村,沈广隆都是比较有名的牌子,如果不一定是龙泉的,那大连的汉威也不错,是一个台湾人的厂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10

  • 2003年中茶绿印普洱,2003年产的 珍藏版福禄寿喜云南普洱特种茶 茶砖 不知道现在是什

    2003年产的珍藏版福禄寿喜云南普洱特种茶茶砖不知道现在是什2,云南七子饼茶2003年红印和绿印3,我的这个茶是顶级普洱公元2003年至叫这个名字但是为什么4,2003年中茶甲级大绿印到哪一年停止生产5,顶级普洱公元2003年制的什么价6,03年中茶绿印001批次7262普洱熟茶是不是勐海茶厂生产7,有朋友买了这个99年中茶的普洱绿印的问我我也不太懂想请教8,CHATEAUHAUTBRISSON2003年价格是多少9,同样一个牌子同样一个年份的普洱茶有黄红绿印那种比较好10,康提茶业出品品级什么的不知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10

  • 交男朋友软件,有什么交友软件比较靠谱的 免费的 除了QQ和微信 陌陌

    有什么交友软件比较靠谱的免费的除了QQ和微信陌陌又怕。我觉得像像还是不错的,因为真实而且还是免费的,还可以视频聊天领红包。没有吧2,除了陌陌和探探以外国内还有没有哪些好玩的交友软件有朋,老司机不少,都是二三十的出差旅游大爷大妈们感觉微信,QQ,您好,聊天交友类的软件现在比较多,除了微信、陌陌外,还有:qq、连我(line)、米聊、旺信(淘宝用户用)、有信,国外的像whatsapp比较有名。都可以下下来用用。这些都是现在app市场很火的此类应用。希望能帮到你3,女生找男朋友用什么相亲app安全一点用哪个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10

  • 大益2013年8542,淘宝上有大益普洱茶的专卖店吗

    淘宝上有大益普洱茶的专卖店吗2,普洱茶什么样的最好3,黄冈大益普洱茶4,大益普洱8592的包装纸上用繁体字说明什么年份5,大益普洱茶价格6,2013年7542大益普洱茶多少钱7,2005年大益7542收藏好几年了的大益7542很多人说那年a货多1,淘宝上有大益普洱茶的专卖店吗有2,普洱茶什么样的最好应该是"大益7262"喔..3,黄冈大益普洱茶黄冈大益普洱茶在黄州八一路摩尔城里,好像是今年才开张的,不清楚的你可以去大益普洱茶官网查下。4,大益普洱8592的包装纸上用繁体字说明什么年份啥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07

  • 人间禁地陈升和洛诗,仙剑4 是不是有个隐藏结局

    仙剑4是不是有个隐藏结局2,最好看的悬疑小说3,豪门童养媳结局是什么1,仙剑4是不是有个隐藏结局仙4就一个剧情.官方也证实了!现在不用问这个问题!现在的官方攻略上没有说!不我我朋友说台湾的超级豪华版有说有隐藏结局的~不过承天剑台那拔剑是假的,我们已经测试过了!希望大家别试了!没用的~有隐藏结局一定告诉大家!御剑乘风去!!!!不知道呀仙剑四有隐藏结局哦!在这个结局中,您可以看到您最希望的那个结果哦!下面就来告诉您这个隐藏结局的打开方法:大家第一次去昆仑什么剑的地方的时候(记性差忘了叫啥,反正是禁地前的一

    乌龙茶知识 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