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量过高,茶叶内部容易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加速茶叶陈化老化,品质下降快,严重的还可能霉变、滋生细菌。含水量过低也有一些弊端,运输过程中,条索容易折断,白毫容易脱落,茶叶易形成大量碎末。含水量适当的信阳毛尖,用手指用力搓捻,应当是有部分粉碎,亦有部分捻断的条索。如果搓捻之后,仅有少量粉碎甚至没有粉碎,说明含水量过高;搓捻之后全部粉状,说明含水量过低。
第三步,冲泡看汤色。首先是冲泡,专业人士建议,茶叶评审中冲泡用水最好是100℃。而日常饮用绿茶,80-85℃水温就可以了。100℃的水温能使茶叶释放出更多芳香物质和水溶性物质,更便于品出茶叶的滋味。为了便于观察,建议选用玻璃杯泡绿茶。再看汤色,优质信阳毛尖汤色浅绿或黄绿,而且清澈明亮。汤色如果是深暗色,往往是茶叶受潮等原因导致茶叶老化陈化;汤色如何发黄或者泛红,往往是鲜叶采摘后处置不当导致轻微发酵或者杀青温度低或杀青不足造成;汤色浑浊往往是揉捻加压过重或者细菌污染变质造成的。
有些茶商会对浑浊的茶汤解释为白毫过多,悬浮在茶汤中,是错误的说法。干茶的芽叶往往难以分清,而泡开后的茶叶,芽叶比例就一目了然了。还可以在玻璃杯中看清茶叶的匀整程度,有无茶梗杂志等等。第四步,品茶。信阳毛尖特有的熟板栗香即来自于茶叶中单糖。茶香的整体感觉应考虑是否纯正无异味、是否符合这款茶的香型、香气的浓淡程度、鲜香还是陈旧、香气的持久性等。
评茶的要求是茶汤的温度在45℃-55℃,温度过高如超过70℃,肯定会烫嘴烫舌,无法品尝滋味;温度过低,茶汤中水溶性物质溶解较多,茶汤的浓度提高,涩味会明显加重,口感不鲜爽圆润。上好的信阳毛尖口味鲜爽、浓淡适宜、入喉圆润、回味悠长。真正的好茶应当能冲泡两、三道依然获得较高的视觉、嗅觉、味觉的享受。而如果第一泡滋味很好,第二、第三泡却下滑太多,这样的茶叶性价比也不太高。
第五步,看叶底。要注意看茶叶的芽叶比例、茶叶嫩度、色泽、整碎程度、匀称程度、软硬程度、洁净程度等指标。好的绿茶信阳毛尖叶底应该是嫩绿鲜光,色泽匀亮,芽叶匀齐。以上就是小懂整理的鉴别信阳毛尖好坏的一些方法,有些知识点很实用,不只适用于信阳毛尖,也可用于其他绿茶的品鉴。当然,这些方法远非完美,也期待更多的茶友和专业人士能加入进来,一起探讨更丰富的茶叶鉴别方法,让更多的人懂茶,甚至成为懂茶帝。
曲高和寡还是徒劳挣扎,失去群众基础的信阳毛尖,还能走多远?
茶叶这个东西吧,正常的价格九成以上都是人工钱,一个人工大约一天要200左右,按照清明前最佳采摘期,一芽或者一芽一叶的标准,一个人一天才能采多少茶青茶叶,采摘回来的茶叶要炒茶,明前茶要由于水汽大要七斤以上才能炒一斤,在加上收购批发零售等环节的销售费用,好的春茶不可能便宜。网上买的那些便宜的茶叶,和市场上卖的那些便宜的茶叶,都算是口粮茶,秋茶叶子老了可以用机采,出茶率也更高,老叶子含水率低,用那种跟修建灌木那种电动修剪一样的电动工具,一天可以采几百斤上千斤都不成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便宜的茶叶里面茶梗很多老叶子很多的原因。
开车路过信阳,想买点信阳毛尖,什么地方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茶叶?
买信阳毛尖想买到真的别去路边茶店买,他们冰柜里放有四川过来的大白茶,不是经常喝茶的人根本分不出来。买最好去山上,直接去茶农家里,当然茶农家里也可能参假,毕竟你能找到的茶农肯定还是路边的,我们那有外面的大老板回来喝茶,自己去山上收纯芽湿茶,放在我们那里加工。喝茶的话建议考虑喝高山野生茶,原生态无污染,不像某些有名的茶产地,地下全是化学肥料,长出来的茶叶都白白胖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