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茶会成为全民喜欢的茶吗?你怎么看?
云南红茶,首先是滇红,然后还有这两年宣传比较多的晒红。我个人有时候也喜欢喝滇红。但要说云南红茶能成为全民喜欢的茶,个人观点:肯定不会。很多茶风风火火,看起来很热闹。如前几年大热的普洱,如果你上网乍一看,到处安利的贴子和广告,又是天价又是山头,又是能喝的古董,好像已经风靡全国、全民都喝普洱了似的。但你看看全国的茶叶销量,60%以上还是绿茶。
虽然这些年,各种茶类都是慢慢发展,绿茶消费占比有所下降,以前一些不常见的茶慢慢也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是消费者个性化选择和生活多样化的结果。茶叶是相对较为传统的消费品,经历过几百年的口味选择,慢慢定型。不排除每种茶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合适的人群。但既然是几百年口味选择的结果,也必然不会短时间内有多大改变。
这些年,在某些人的操纵下,有不少东西风一样的吹,风来的时候呼呼好像铺天盖地,但风去的时候,除了地上有些狼籍,其他依然不会有多大变化,该怎样的,基本还是怎样,不会因为这股风来,就天翻地覆。远一点的像铁观音,近一点的就是普洱,无论这些大风怎么吹,你看看国内的消费量,绿茶大头,红茶小头,其他的茶抢占剩余的一些份额。
滇红喝起来甜感特别浓,刺激性强,作为一款非常有特点的茶,有时候会感觉特别好喝,有时候又会嫌味道太重。也是看喝的心情。但与其他地方的红茶如祁红、小种,滇红并不占有优势。从做工的精细和原料的选择,还有不小的差距。至于晒红,只能说是非常有特点的茶吧。我喝过两次,感觉不是很好喝,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喝到过好的晒红的原因吧。
云南普洱茶每年成百上千吨的台地茶都哪去了?
普洱种茶的来说下吧。大概二十多年前,我还没出生,我爹带着怀有身孕的我妈在山上开垦了一小片茶地,那时候的茶树苗是我妈不知道到去哪里找来的种子自己秧出来的,因为是开垦的台地,所以我家叫那块地就叫台地,其实挺大的,但是茶只种了2.7亩,那个时候根本没人做茶叶生意,都是自己家想喝茶种的。后面我们家做生意,我爷爷奶奶又老了,家里的地没人种,把大部分地都种上桉树,茶地依然保留,老人家不愿意来城里和我们住,在山里住惯了,就管理茶地。
村里很多人也跟我家类似,反正外出打拼的多,在家种地的少,山地空置出来很多。大概十年前,广东一家茶企租用我村的集体用地(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叫),半支山脉都种了茶,说是租用,从来,没有见过一分租金,说老百姓土地入股,占股份,寨子里的人开会签字自己的名字还写不全呢,谁懂股份,再者公司财报谁见过,所以他们赚没赚,都不会有分红的,就是霸占使用,寨子人文化水平低,但是不会搞事,那个公司种下去茶,就让人自己管理,每斤很便宜价格收购鲜叶。
近几年开始流行生态茶有机茶,我们那边生态环境超级好,说白就是特别穷。就把那里定为有基茶基地,其实还是台地茶。我自己家茶叶我们开始喝不完,我就给我爷爷说不用用肥了农药不要撒,就你那几亩茶,一个月也没几斤,我让朋友圈消耗了,比他卖给茶企高一些,比茶企放到市场价格低,大家美滋滋,关键我家那茶还争气确实好喝。
有一次爷爷说要买点催芽素来喷,要提高产量,我说怎么会有这个东西,他说人家大茶地的都在用,我就多问了一句:不是有机茶基地吗?怎么还用这些,我爷爷说怎么会不用,肥料农药都用,催芽素都用!我又问他:茶厂的人看见怎么办?你猜我爷爷怎么说,他说:就是茶厂的人拿来卖的(指催芽剂和茶肥等)而另一头,我在某宝搜索了该茶企的旗舰店,里面的产品就没有一款诚实的写台地茶,出门地方就写山脉名字,不出名地方就写生态茶有机茶。
感恩提问者,普文是原产地茶山经营者,对您的问题做个人解答,普洱最近几年开始流行一种云南传统红茶普洱晒红,有人喜欢吗?对于这个问题,普文茶山所在地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正是滇红茶的主产区及最为正宗的产地,对您的问题做矫正,晒红不是普洱,也不叫普洱晒红,这是概念性的问题。滇红(金丝红茶)云南晒红茶是滇红中的一种工艺为什么说晒红是滇红茶的一种工艺呢,滇指的是云南,滇红的意思就是指云南产的红茶,那晒红茶是红茶中的一种工艺,并非普洱晒红也不是普洱茶。
这明显是误导,普洱茶不包括红茶,只有生茶(晒青茶)与熟茶。晒红的工艺特点跟烘红的工艺特点区别只是再一道工序,晒红采用晒制,烘红采用烘制,但都是红茶,经过鲜叶发酵而制作。如绿茶工艺有、炒青、烘青、蒸青,只是工艺特点。滇红(野生红茶)晒红茶有什么特点?晒红跟烘红有什么区别呢?普文给大家罗列几中不同。1.干燥的工艺不同。
2.晒红的内含物质与烘红的内含物质比例不同,茶多酚含量高于烘红。3.茶叶香气不同,晒红幽香,烘红香气高扬(尤其是高温提香型)4.茶叶表面油性不同,烘红多油泽。5.储存时间不同,烘红的香气随着时间久下降明显,晒红因未经过高温提香,湿度等保持较好能继续自然氧化,口感变化渐优,(如熟茶陈化)。晒红5—10年仍然很出色,烘红正常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