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式其实不常见,但是乐趣比较大,因为需要把整颗小青柑的四周都戳几个小孔,然后再按照柑普茶的正常方式冲泡,这样既有利于茶汤的渗出,又有利于小青柑的观赏效果,还是很有意思。4.煮泡法将整个小青柑掷于烧壶中煮即可,适用于懒人也适用于朋友多时手脚忙不来。煮泡小青柑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多道水冲泡过的柑普茶放入煮水壶中,加上日常饮用量的冷水,将水烧开,再稍微熬煮一两分钟即可。
问一下,耐泡的都是好茶吗?
茶叶耐泡不耐泡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生長季节,秋茶比春茶耐泡。春季茶叶生長快,叶子嫩,尤其是明前茶刚長芽就摘下制作的茶叶不耐泡。秋季茶叶生長的慢,叶子老,特别是收尾采摘的茶叶更耐泡。二是制作工艺,红茶比綠茶耐泡。綠茶的原材料多选择嫩叶新鲜制作,红茶的原材料多采用新叶发酵制作。新叶比嫩叶耐泡,发酵比新鲜更耐泡。
茶中新宠小青柑,为何毁誉参半?
新会人来回到一下。曾几何时,小青柑是火得一塌糊涂。因为打着新会陈皮的养生旗号,小青柑在2016年后到2018年这几年间,可谓“无店不青柑”的盛况,以至于但凡有茶友知道笔者是新会人之后,都会主动问问有没有“正宗”的小青柑渠道。小青柑和新会陈皮,本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先说明一下其成分:小青柑其实是“未成熟”的柑胎,所谓“柑胎”,因为其还处于发育状态但没有成果的柑仔,如果以每年10月底的青皮柑为新会柑成熟的代表,那么青柑还算是“胎儿”时期,就被摘下制作成产品。
而新会陈皮,多为二红或者大红的新会柑,再者,新会陈皮还需要在制作之后陈化3年以上,才能称之为“陈皮”。但从这一点上看,新会陈皮与小青柑就已经明显差异。而从功效上来说,明朝的《神农本草经疏》中就有对陈皮青皮的药效记载:“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真气,为害不浅。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这可以说明小青柑的茶性茶理与普洱熟茶“性温和,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功能相违背,喝多了有伤胃的危险。小青柑口感刺激,适合人们“猎奇”喜欢普洱茶的人,对普洱茶有讲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具备醇厚、容易识别的香气以及陈香的口感等等,其实这都是我们在寻求食物的“真滋味"。而经过小青柑的浓烈香味,原来即使是好茶的普洱熟茶,也会被覆盖掉醇香和果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