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祁红的生产历史祁门红茶的生产,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农户直接生产完成成品的,一般在以前,主要是有茶农生产做成毛茶,然后再由茶号进行精制,后来也少量出现过合作社开始农户和茶号共同精制。民国二十一年祁门红茶区域各县茶号之分布一般农户都是制作成毛茶,含水量较高,而且当时基本上只要是晴天,全部是通过晒干进行干燥,如果是阴雨天气,一般茶农也仅仅是通过炭火烘焙至半干就出售给茶号。
茶号收茶之后,基本上会再次用炭火烘干至八成,筛分拼堆后,再次烘至足干。这一插一段话,大家在购买祁红的时候,真的不必过于追求所谓的传统,因为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木质半自动揉捻机的时候,这一道工序全部由脚踩代替。而且从工艺中看晒干的毛茶,发酵不能完全的受人为控制,在晒干的过程依然有持续发酵的可能性,所以从这一点看祁红传统的工艺并非一定比今日的工艺更好。
但历史不可复原,有可能传统师傅能够认为控制好各个环节的程度,但至少看来今天没人能做到。关于祁红的对外贸易历史祁红当年由茶商各自设立茶号进行收购或者贩卖,各个茶号之间合作较少,相互存在较大的竞争关系。对于出口的祁红,早期都是由茶号运输至汉口,后期全部运至上海出售给洋行负责出口。其中绝大多数是出口至英国。
2、祁门红茶的现状祁门红茶整个产业链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我只能作为一个当地的从业者角度来简单聊聊,难免有些个人观点在里面,如果有着什么不对的还请指正,本人虚心接受并加以修改。树种祁门红茶当地绝大部分是“土种”的槠叶种,以及安徽1号、3号等良种。2010年后也开始有着“箬坑乡”培育出来的红旗一号早种,以及其他品种。
不过经过本人亲身品评以及很多业内人的观点,基本上还是统一认为早种在茶叶口感上会有一些缺失。(我本人并非持有良种茶不如土种观点的人,事实证明很多良种不仅产量大,品质也相当优异,但由于目前黄山区域育种的技术能力和科研投入确实离浙、闽有一定的差距,个人所知近几年好的良种并不多产区祁门红茶目前仍然主要以祁门县全县主要产区,其中现在比较受欢迎的知名的产区有历口、芦溪、闪里、平里、古溪、祁红乡等等,并且抛开工艺上不谈,各个产区因地理环境的不同,口感、外形都有不同的区别,但情况较多,因为红茶口感受工艺影响较大,虽然我能模糊大致分别口感上区域之间的不同,但也比较难准确描述。
但是祁红乡那一带的茶青相对较小,外形是这两年公认比较好看的产区。口感及品质一谈到口感,可能很多人会查资料就能看到所谓的“祁门香”,但是我查过不同的文献资料,也上门拜访过一些非遗大师,其实答案都有不同。但从历史条件的背景上来说,有被称为独特“祁门香”的那个年代还只有祁红传统的工夫红茶。所以可能在祁门香这个概念里面,不必过多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