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有些人认为普洱茶应该单独划归一类茶,但并未得到业界权威的一致认可,因此,普洱茶还是应归黑茶类。好啦,关于六大茶类的细分其实有这几张表格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这只是主要的一些茶类,欢迎大家继续补充哦。亲们,赶快记下来呗!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黄汤茶,怎么做出来的?
制作工艺(1)杀青:温度在160℃左右,投叶量1 -1。2公斤,要求杀匀杀透,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 即可滚炒揉捻。(2)揉捻:继续在杀青锅内进行,降低锅温,滚炒到茶叶基本成条,减重50% -55%时即可出锅。(3)闷黄:将揉捻叶一层一层地摊在竹匾上,厚约20厘米,上盖白布,静置48 - 72小时,待 叶色转黄,即可初烘。
(4)初烘:用烘笼烘焙,每笼投闷堆叶1。2公斤左右,烘焙时间约15分钟,七成干时下烘。(5)闷烘:初烘后适当摊晾,收放在布袋内,每袋1 - 1。5公斤,连袋搁置在烘笼上闷焙,掌握 叶温30℃左右,经3 - 4小时达九成干,再经筛簸,剔除片末,复火到足干,即可包装。 温州黄汤的制法界于绿茶和黑茶之间,与绿茶不同的是多一个闷蒸工艺,与黑茶不同的是闷 堆的温度和程度的差异,其品质也介于两者之间。
汤色的色度深浅不同,滋味的醇和程度不同。温州黄汤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工序,闷黄技术措施因茶叶种类而异。有的在杀青后趋热闷 黄,如台湾省的台北黄茶;有的在揉捻后闷黄,如浙江的黄汤和湖南的沩山毛尖;有的在初干后 堆积闷黄,如黄大茶;有的在炒干过程中交替进行闷黄,如纸包低温闷黄的君山银针;有的炒干 摊放相结合闷黄,如霍山黄芽。
平阳黄汤是什么茶,有什么特点?
谢谢邀请!平阳黄汤茶是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黄茶是微发酵茶,在绿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平阳黄汤茶产于浙南平阳、泰顺、瑞安、永嘉等县市,品质以平阳北港的南雁荡山脉朝阳山区所产为最好。平阳黄汤茶,以“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的“三黄”为主要特点。平阳黄汤其外形条索细紧,色泽黄绿,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大家有喝过黄茶吗?你觉得如何?
黄茶和绿茶其实分界线很模糊,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平阳黄汤,蒙顶黄芽等等,尤其是君山银针和沩山毛尖不特别说明的话很多人都会当成绿茶。黄茶和绿茶在采摘,等级,以及工艺上都和绿茶很接近,工艺上主要是由杀青以后或者杀青揉捻以后加一个闷黄的工艺,这里有一点指出的黄茶的采摘等级和绿茶是一样的,我个人是做龙井芽茶加工销售的,接触的茶叶嫩度都比较好,所以在聊黄茶的时候也只引用黄芽黄小叶的茶叶,对低等级的大叶茶引用比较少,因为都是嫩芽嫩叶做的,其实揉捻在黄茶中运用不多,甚至是不运用的。
黄茶的闷黄工艺其实也不是很复杂,就是将杀青散热以后得茶胚聚拢到一起,盖上湿毛巾棉布,太干燥的话还需要喷水 让茶叶能微热发酵,时间一般隔夜就行,闷黄的好处是清除茶叶的青草味 ,并且调整茶叶的颜色,如青色黑色等比较暗的颜色。我接触黄茶工艺是源于做手工龙井的时候,现在加工龙井绝大部分是无性繁殖单一的早茶种,在十来年以前,加工龙井是主要群体土茶种,而且还是手工加工,特别是辉锅部分最早都是手工做的,群体有个特点就是茶种很多,里面有几百个茶种,茶种之间肥瘦不一,还有花青素高红茶叶,在那种情况下做龙井,一般都用上了闷黄的办法,因为龙井杀青温度比较高,容易外面的叶子干燥,肥厚的芽心不干,湿布盖上一个晚上让茶叶里面水分均匀一下,这样做茶损耗少,而且有利于做型同时干茶做好以后青张黑条明显减少。
现在做茶其实除了云南福建以外大多数茶叶都在像精品化等级高的方向靠拢,所以相互之间的工艺学习借鉴都在进行,还有一个去神茶化的现象是不需要陈茶,我第一次收到朋友邮寄的蒙顶黄芽的时候看着颜色就像陈茶,仔细分辨茶叶的香味和口味才确定是新茶,为了避免这种尴尬,黄茶也在像绿茶工艺靠拢。四张图片,12是新工艺的霍山黄芽,34是防西湖龙井工艺糙米黄的浙江龙井,你能分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