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和须根及根头后,摊开,晒至6-7成干,再理齐扎捆,继续晒干后,切片或段,备用。黄芪,有哪些食疗用法?除了入药以外,黄芪作为食疗食材用法也非常广泛,最简单的可以单独用黄芪泡水,作代茶饮;也可与其他食材组合,泡水或者煎水;或者将黄芪煎后取汤,用汤料做饭煮粥;最后,甚至在炖红肉时,如猪肉、牛肉、羊肉等;烧白肉时,如红烧鸡,红烧鸭等,也都可以放一些黄芪,起到滋补提起的作用。
黄芪代茶饮,怎么调制?黄芪最简单的用法就是泡水,作代茶饮,既可以单用黄芪,也可以与其他等食材搭配组合使用。这里提醒大家,凡是在使用药食同源的食材进行食疗时,都要谨记控制限量。例如,由于黄芪代茶饮是每天饮用,所以每次的用量就不能大,一般要控制在10克以内;千万不能像中药处方里的黄芪用量,甚至可以用到50克以上,因为那是治病,不是食疗。
黄芪代茶饮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每次浸泡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有效成分浸出不能充分得到浸出,起不到作用,一般每泡时间在20分钟左右。再一点就是,如果黄芪要组合其他食材使用,那么一定要注意配伍禁忌,常见搭档是枸杞子,尤其适合气血虚弱之人。黄芪代茶饮的注意事项作为药食同源的黄芪,虽然它非常安全,但有些情形还是需要禁用或者慎用。
例如体内火气过于旺之人,要禁用;例如罹患感冒之时,尤其具有咳嗽、喷嚏症状时,要禁用或者慎用。总结:黄芪代茶饮可以单独用,也可以组合用;需要注意黄芪的用量不要过大,有些人群或特殊情形下,要禁用或者慎用。你同意我的观点吗?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黄芪和什么茶搭配最好呢?
黄芪与什么茶搭配最好?要根据两个方面来决定!首先是要搞清楚黄芪的药性。黄芪是一种性温的药,味道甘甜。可以补气提气、利水消肿、固表止汗,托疮生肌。主要用来治疗气虚乏力,出汗多,胃下垂、子宫下垂、四肢浮肿以及伤口久不愈合等病证。它的特点是向上向外走散,同时呢,性质偏温一点。其次是服用者的体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每个人的先天后天条件都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体质,像我们常说的“阳虚”、“阴虚”、“湿气重”等等,都代表不同的体质。一般中医会根据面色、舌象、脉象,和一些伴随的症状,来确定属于什么体质。比如:面色发红,耳鸣目赤,经常上火的人,属于火热体质;经常手脚发冷,脉搏微弱的人,属于阳虚体质;怕风、容易出汗,经常感冒的人,属于气虚体质;手心、脚心发热,咽干口燥,属于阴虚体质;身体沉重,舌苔厚的属于水湿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