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茶 > 绿茶知识 > 沏一壶好茶品百味生活,广州早茶所表达的情感

沏一壶好茶品百味生活,广州早茶所表达的情感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4-08 03:40:40 编辑:第一茶叶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广州早茶所表达的情感

饮茶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叹早茶,不但为了喝茶吃点心,而且为了与朋友惬意聊天,在淡淡茶香中晾晒心情。在饮茶中,人们从紧张的工作中逃离,清闲地聊天;在饮茶中,人们从烦闷的生活中走出来,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沏一壶好茶,点几笼点心,与亲朋好友海阔天空地大侃一阵,岂不悠哉?
这个是一种习俗吧形成一种文化了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广州早茶所表达的情感

2,Keep calm and put the cattle on这句话从哪来其中有什么典故 搜

正确的写法是:Keep calm and put the kettle on.这个谚语还有另一个说法:keep calm and carry on。其实这是一个爱尔兰的谚语,爱尔兰人常说I will put the kettle on。基本意思的确是劝人淡定的。 爱尔兰人和英国人一样,也很爱喝茶,习惯用kettle(茶壶)煮水煲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耐心坐下来,沏一壶好茶,让人暂时放下心中的烦恼,享受一下片刻的宁静,心情放松后,才能更好地有助思考,解决问题。正所谓品茗一盏,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这即是一句劝慰人的话,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个谚语还有另一个说法:keep calm and carry on。其实这是一个爱尔兰的谚语,爱尔兰人常说I will put the kettle on。基本意思的确是劝人淡定的。 爱尔兰人和英国人一样,也很爱喝茶,习惯用kettle(茶壶)煮水煲茶

Keep calm and put the cattle on这句话从哪来其中有什么典故  搜

3,如何泡一壶好茶

要泡好一壶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首先要讲究泡茶用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PH值大于5时,汤色很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水中的含铅量达到0.2mg/kg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 mg/kg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软水。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江南一带,普遍爱好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特别喜爱乌龙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区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组成。喝西湖龙井等名绿茶,则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大热量容易使茶叶烫熟。除以上常用泡茶器皿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放茶壶用的茶船(又名茶池,有盘形、碗形两种);盛放茶汤用的茶盅(又名茶海);尝茶时盛用的茶荷;沾水用的茶巾;舀水用的茶匙;放置茶杯用的茶盘和茶托;专门存放茶叶用的铁罐、陶罐、木罐等贮茶器具。 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叶用量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之首。茶叶种类繁多,泡茶时茶叶用量各异,还要考虑泡茶用具大小和饮茶者的习惯。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叶,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乌龙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四是注意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饮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则要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叶味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通常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温相关,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五是注意冲泡时间。冲泡茶叶的时间和次数相关。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用茶量、水温和饮茶习惯都有关系。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一般讲,用茶量多,水温高。细嫩红绿碎茶,冲泡时间宜短,3—5分钟即可。冲泡次数1—3次为宜,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冲泡时最好先倒少量开水,浸没茶叶,再加满至七八成,便可趁热饮用,当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二次冲泡,继续喝至1/3茶汤时,再冲泡第三次,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冲泡乌龙茶的次数可达5—7次,又由于其多用小型紫砂壶,冲泡时间较短,一般约2分钟左右,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从第二泡开始渐渐增加15—30秒的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6

如何泡一壶好茶

4,怎样泡好一壶好茶

要泡好一壶茶,并享受到喝茶的乐趣,是有一点诀窍的。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影响茶汤滋味的因素有那些。不外乎一、茶的种类,二、水温,三、置茶量,四、浸泡时间,五、茶器的材质五大项。   首先来谈谈茶叶的种类及其泡茶法。茶叶依简单的分类为绿茶、乌龙茶及红茶三大类。在此只针对台湾产量较多的乌龙茶做说明。乌龙茶讲究的是「色、香、味」,因此对于不同的发酵度及焙火的茶叶,如何泡出适当的浓度,而不致太浓有苦涩或太淡只有甜味,就变成是一项专门的技艺了。因此对茶叶的了解,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在台湾,茶叶依发酵的程度,大致有下列几种:轻发酵(约15%左右)文山包种茶,中发酵(20%~30%)冻顶乌龙茶、铁观音及重发酵(50%左右)的白毫乌龙茶又称东方美人茶。另外现在流行的高山茶,一般口味较接近包种茶,属于轻发酵类的。而不管上述任何茶类,在毛茶做好后,还会再利用焙火的技术来固定其风味,并使茶叶内的含水率在5%以内,以便保存。再依焙火的程度分为轻焙火(一分以内)的生茶,中焙火(二~三分)的半生熟或半熟茶及重焙火(五分以上)的熟茶。而轻焙火的茶带花香,中焙火有蜜香及果香,重焙火则有炭火香及焦糖香。台湾人的习惯,一般是轻发酵的茶轻焙火,中发酵的茶中焙火。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发酵的茶,也有很多人是轻焙火,视个人的口味而定。而这些不同的茶,对烧水温度的要求就不太一样。   刚才已有提到,「泡茶」——主要是要泡出茶叶适当的浓度。而前面的五项要素都是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但是不同的茶类,却有不同的要求标准。譬如包种茶,要求的是茶汤的清爽度及高扬的花香味,因此水温必须要高,高温才能将茶的香气逼出来。但若浸泡的时间过长,则香气反而会变杂。另外属于台湾特有的白毫乌龙,因其茶叶白毫较多,而且又是在夏天采制,咖啡碱及单宁酸含量较多,一般的温度以85℃较为适当。除此之外,其它的茶都是以高温沸腾的水来冲泡。   置茶量呢?则必须要看茶的形状,焙火程度及使用的茶器及大小而不同。条形的茶叶,置茶量约茶壶的1/2,而球形的茶为1/4~1/5.因茶叶遇热水后会展开放大4~5倍。而焙火愈重的茶,茶叶量要愈少。至于使用盖杯茶时,一般约200cc使用3~5公克的茶,而茶壶愈大,茶的比率要愈少。   浸泡时间,若以功夫茶使用茶壶来泡,第一泡(又称温润泡)主要让茶叶舒展,因而时间愈短愈好。但第一泡千万不要倒掉,里面会有相当多的茶皂及茶油,对人体非常有帮助,而且滋味很清甜。若有养壶习惯的人,可一半自己喝,另一半淋在茶壶表面来养壶。而第二泡起,视自己的口味约浸泡10秒至一分钟。一般而言,喜欢轻淡口味及香气的人,时间可以短一点。而喜爱茶汤滋味及刺激性的人,不妨将时间拉长。因为茶叶中的单宁酸会随着水温(90℃以上)及时间而大量释出。对于传统口味的冻顶乌龙茶,时间长一点,才会更有风味。另外焙火重的熟茶,时间则不要太长,否则会苦涩而难以入口。而盖杯的时间,第一泡约一分钟,才会出味。   至于茶器,则牵涉到热水的保温性。对茶汤的滋味影响颇大。泡茶的茶具,大概可分为玻璃、磁杯、陶器(或紫砂)等常见的三大类。保温性以陶器最佳,而玻璃最差。在需要低温的茶类中如绿茶,以玻璃杯最好,而磁器则最能发挥茶叶的香气,尤其是清香类的乌龙茶。因为磁器皆为高温烧结而成,表面已磁化没有毛细孔,对于茶汤的香气能完整的保留下来,散热又比较快,不会影响到第二泡的香味。而陶器中又以台湾的手拉胚壶及中国宜兴的紫砂壶最有名。因其具有吸热慢及散热慢的特性,对于台湾的乌龙茶,非常的适合。所以不论是茶艺馆或是自己家里,几乎都是使用此种茶壶来泡茶。而茶壶的材质,厚薄及烧成的温度都会影响到泡茶的滋味。这点则需要一些经验,若常泡茶,自然就会有所体会及了解。   有人或许会问,水质的好坏是否也有影响呢?这是绝对的。过去有些人喝茶,非常讲究水质,甚至一定只用泉水来泡茶,也有些人是使用矿泉水。没有错,这当然会让茶汤更加甘甜。但是,现在的社会,讲求的是方便,喝茶当然也不例外。不可能花那么多的时间及金钱在泡茶一事。而事实上,不论台湾或日本,自来水的品质都相当好。若担心自来水中的消毒剂——氯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可以另外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桶或水缸,放一个晚上,隔天的水就没有异味。或煮水煮开时,多煮几分钟,自然就好了。若不放心,使用陶制的烧水壶,效果也非常好。   除此之外,必须要常常地练习泡茶。若能将泡茶、喝茶当成生活中的一部份,时间久了,只要看到不同的茶,就自然知道怎么去泡。最后要叮咛您的一点是,「好心情,泡好茶」,因为好茶只给懂得爱茶的人来喝。

5,一杯茶作文八百字高中作文

温暖,也许是一个关爱的眼神,也许是一双抚慰的大手,也许是一句关怀的话语……但对我来说,温暖就像是一杯茶。一杯茶,或许对别人无关紧要,但是,在那样的日子里,就是一杯茶和我一起挺过来的。“XXX,78分!”看着老师阴沉的脸,隐约带有一丝恨意的眼睛。我知道,我又让他失望了。看着日渐下降的成绩,不由得皱起眉头,心中也如一团乱麻怎么也解不开。恍恍惚惚又过了一天。踏着略有些沉重的脚步,腿开了家门,妈妈又出差了。望着空空的家,我累了,无力地倒在床上。不知过了多久,门被人打开了,是爸爸,一如往常疲惫。不知多久,我没有见过他一面。显然,他看见了我的成绩单,那张已被我揉的不成样子的纸被随意扔在了垃圾桶的旁边。他无奈地摇摇头,把我轻轻摇醒。我知道他想和我说话,谈谈学习和生活。“你累了吗?是不是我和你妈给你的压力太大了。”他认真地说。我明白他的意思,是想让我放松。可一到考试,我就像戴上了无数隐形的枷锁,怎么也挣脱不了。就像那个将灵魂卖给恶魔的男人一样,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我需要一种温暖,虽不刻骨铭心,但要给坚强的力量。兀地,父亲放了一杯茶在桌上,是我最喜欢的苦丁茶。虽然苦,但是细细品尝,便会找出那不易发现的甜。细呷了一口,那苦味便排山倒海地冲向我的味蕾,可回味后,便是满口清甜。茶杯上袅袅升起的热气,是父亲的爱。茶,是父亲的感觉,是温暖的感觉。苦是父亲的严厉,甜便是父亲的关怀。我拥有的不仅是一杯茶,还有父亲所给予的温暖。温暖,就在身边。
在许多人的眼里,茶,是浓香的代表。坐着,手中握着一杯茶,让它的香味袅袅升起,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自然,一种悠闲,像完全放松了似的,沉浸在香的世界了!这种感觉,既让人舒服,又叫人感叹,既愿迫不及待的品尝一口,又不忍心让香味流散……品茶,先看,再闻,三品。这是千百年来祖先们定下的茶道。看看那幽香充溢的茶,悠然的绿色,弥漫在茶杯里。有时翠色欲流,有时绿意盎然,还有时候绿色轻抚;还有其他的茶色,红枫的色泽,淡红的色彩。看茶,就好比看见了茶的味道,知道怎么去品味它,也让人知道它是浓香还是淡雅,颜色深的茶,绝对有难以品味的味道,只有慢慢的喝,才能一点一点的品悟;颜色浅的茶,就好比一道脍炙人口的佳肴,看就能知道味道。闻闻那茶的清香,自己都会醉,这种醉不能让人自拔,也不能让人清醒。茶的香味,在很远就能闻到了,香味吸引着任何人,让人来品尝……喝茶,要细细品味,慢慢的喝,把其中的味道全部都尝出来;喝茶,要细细领略,把其中的道理都“喝”出来……要我看来,人生就好比一杯茶。看看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走,这全在自己的选择,是要像浓茶一样,慢慢品味,还是要像淡茶一样,潇洒自在;是要和浓茶一样,过得意义非凡,还是淡茶那样,朴素淡雅,津津有味?其实无论怎么过,都要有意义,都要让人有感悟,还要让人寻味。人就要像被人喝过的茶,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味道。要让人感觉你像一杯好茶那样,值得人去“闻”你的香味。其实就是让别人像向你学习,向你看齐,但是自己首先要做好,这样人家才会去闻那杯茶的奇香,才会去吸吮你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要品味人生,像喝茶那样,品味茶的味道,领略人生百味,喝着苦涩的味道,想起以往、少时的艰辛;喝着略略减少的苦味,让人想起,创业,是的心酸,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流下了多少眼泪,多少心血;还有微微的苦涩,是事业的挫折,是生活的坎坷;现在早已没有了苦味,只有甘甜,那时汗与血和泪换来的果实,那是事业的成功,那是生活的幸福……不会品味人生的人,会拥有精彩人生吗?人生就像一杯茶,一杯香气四溢的茶……
在许多人的眼里,茶,是浓香的代表。坐着,手中握着一杯茶,让它的香味袅袅升起,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自然,一种悠闲,像完全放松了似的,沉浸在香的世界了!这种感觉,既让人舒服,又叫人感叹,既愿迫不及待的品尝一口,又不忍心让香味流散……品茶,先看,再闻,三品。这是千百年来祖先们定下的茶道。看看那幽香充溢的茶,悠然的绿色,弥漫在茶杯里。有时翠色欲流,有时绿意盎然,还有时候绿色轻抚;还有其他的茶色,红枫的色泽,淡红的色彩。看茶,就好比看见了茶的味道,知道怎么去品味它,也让人知道它是浓香还是淡雅,颜色深的茶,绝对有难以品味的味道,只有慢慢的喝,才能一点一点的品悟;颜色浅的茶,就好比一道脍炙人口的佳肴,看就能知道味道。闻闻那茶的清香,自己都会醉,这种醉不能让人自拔,也不能让人清醒。茶的香味,在很远就能闻到了,香味吸引着任何人,让人来品尝……喝茶,要细细品味,慢慢的喝,把其中的味道全部都尝出来;喝茶,要细细领略,把其中的道理都“喝”出来……要我看来,人生就好比一杯茶。看看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走,这全在自己的选择,是要像浓茶一样,慢慢品味,还是要像淡茶一样,潇洒自在;是要和浓茶一样,过得意义非凡,还是淡茶那样,朴素淡雅,津津有味?其实无论怎么过,都要有意义,都要让人有感悟,还要让人寻味。人就要像被人喝过的茶,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味道。要让人感觉你像一杯好茶那样,值得人去“闻”你的香味。其实就是让别人像向你学习,向你看齐,但是自己首先要做好,这样人家才会去闻那杯茶的奇香,才会去吸吮你的“精华”。更重要的是要品味人生,像喝茶那样,品味茶的味道,领略人生百味,喝着苦涩的味道,想起以往、少时的艰辛;喝着略略减少的苦味,让人想起,创业,是的心酸,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流下了多少眼泪,多少心血;还有微微的苦涩,是事业的挫折,是生活的坎坷;现在早已没有了苦味,只有甘甜,那时汗与血和泪换来的果实,那是事业的成功,那是生活的幸福……不会品味人生的人,会拥有精彩人生吗?人生就像一杯茶,一杯香气四溢的茶……

6,铁观音怎么喝法

冲泡啊,第一冲要倒掉,洗去尘,接下来就可以喝了,嗯,喝到味道淡时,可以泡久一点
茶置于壶内,注热水,待片刻,再倒出来,就完成了“泡茶”!表面看来,铁观音茶就如上述的分解动作,就可得好茶汤!然而,静心观茶、识茶,钻研茶的特质,才是泡好茶的第一步!我个人钻研品茗泡茶,在上述文字记载之外,实际泡茶过程中,以及面对不同茶叶和茶器时更仔细分辨,才得好茶汤滋味。 福建安溪铁观音和台湾木栅铁观音在制茶过程中,所呈现的条索外观,成茶后的烘焙度不同,在茶汤表现上也互见特色,表现在泡法上更见功夫。现分述如后: 安溪铁观音: 安溪茶在制茶过程中,其条索不似台湾木栅铁观音经过“团揉”,茶叶外观,叶叶分明,又由于安溪制铁观音亦将轻度焙火,到了香港茶庄或外销品会利用焙茶改变铁观音的茶叶韵味。因此若想泡出安溪铁观音的花香,或泡出铁观音的“官韵”,也得考虑焙火程度。 表现茶香特质,宜用烧结温度较高的朱泥壶。壶形外观,宜用扁圆形,不宜选用高统直壶。这是为了让条索状的安溪铁观音茶,可以充分浸润在水汤里,更能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和花香! 为何不用高统壶?我的经验是,倒茶时若无法倒到不漏残留,那么残留在高统壶里的茶水,就会释放出茶单宁,造成下泡茶倒出时,沾惹一身苦涩的困境。 我想,任何人饮铁观音,可以接受强劲单宁、咖啡因释出的韵味;却很难接受过度浸泡所产生的苦涩! 扁壶,很容易让条索形的安溪铁观音舒舒服服容身其内,并不会有任何压力或挤迫。有了好的壶型,茶就会愉悦地将全身上下的香气释放出来,也会散尽一身的韵骨! 以上所说的适用于保有清香的轻焙火铁观音,若遇到中焙火的铁观音,如何才可以避免泡出“焦味”呢? 选用烧结温度较低的紫砂壶,要是遇到陈年铁观音,那么泡茶时切记要茶入壶装满些,出水时要快,才不会释出焦味! 用高密度置茶入壶,又用快速出水的品茗手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挤”出焙火内的铁观音韵,就好似单品的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的感觉:入口极浓,入喉极甘。 想要泡出浓香的焙火安溪铁观音茶,壶形不拘,却要适量而为之。 茶量如何?置茶入壶内,以六分满为度,又因茶焙火后较破碎,出水孔之处要注意不要被阻塞,应采取快冲快取,才得真味! 每一泡茶在壶内的停滞时间不宜过长,连续冲泡四五次就结束。这种品茗法,大抵是内行茶友,一次泡完再连续冲泡四到五次,茶汤放在茶海内,再慢慢倒分送茶友分享,又称为“精华泡”法。 这是一种“萃取”的精华泡法,特色是一次将茶泡毕,不留下余味。 想研究茶艺的有心人,可拿起经由萃取泡后的铁观音茶渣仔细端详:要是茶叶本身柔软,不被焙火焙走了样,只剩下一身“枯骨”,那表示烘焙茶师用了心,用了慢火慢“炖”(以慢火焙茶),而非企图用焙火掩盖劣茶,就等于把茶焙焦了,只留下炭味,就非好茶呀! 两岸开放前,市场出现四两包的内地茶。这种茶包常用劣质茶混淆,并将茶焙到炭化以掩人耳目。品茗者泡来喝只能喝到一壶已经焦焦有炭味的茶水。蕴藏烘焙茶艺术的焙火制茶,原本的立意是为了焙好后能久藏,哪知却成了改造低级茶的元凶。 香港或东南亚茶庄卖的安溪铁观音,大抵为了运送保存,难以保留原本铁观音的清香而持了焙火的自创风味! 然而,想泡出焙火里的真味,兼得焙茶后产生特殊的“焙茶口味”,非得用心选茶具、注水量,掌握倒茶时间不可! 焙火茶若置于瓷瓮,任凭氧化褪去火味后,自然产生果酸味,此时若能拿捏适中,想要减低焙火茶的“利口”缺点,反而可得满口果酸滋润和满口生风的回甘,若泡饮时换上砖胎造的壶器,增加壶身吸取燥味的可能性,就能为茶汤带来柔顺与滑口。 焙火是为了延长茶的生命,如何分辨焙火功力,并辨别茶叶是好是坏?检验茶底的软或硬。要检验泡茶人是否泡出焙火真味,只要猛闻茶汤,若出现“炭味”久久不去,则属劣品。等到喝尽茶汤后,杯底出现令人口颊生津的果酸味,则是佳品!若木炭烧焦留下的灰烬臭味扑鼻,这才是令人顿失茶趣。 懂得赏析焙茶口味之人,可借焙味见真章。 “焙”出真味,也得泡出真味,才知铁观音真味!要泡出真味,首先要放对茶的量。 木栅铁观音: 安溪和木栅的铁观音置茶量,明显大不相同。置茶量,实际上就是与泡茶器具大小的一种互动关系。由于木栅铁观音的揉捻造成茶型紧结,置茶时就要想到给她留下舒展空间,才能让她可以尽情散发茶的真香味! 因此,选壶泡木栅铁观音时,宜宽不宜窄。我的经验是:圆壶优于方形壶,高统壶优于扁形壶;在烧结温度上宜高,同时以吸水性强的泥料为佳,朱泥与紫砂均佳,这类壶保温性佳,壶中茶汤不易降温,所以出水要适中,不宜久浸。又朱泥传导性强,更应掌握倒茶汤时机。切记:第一泡茶汤倒出后,务必将残留壶底的茶汤倒尽,才可免去铁观音茶碱的释出,影响茶汤的甘美滋味,反惹上咬舌钉住牙龈的麻烦! 对于茶农来说,用公道杯,三克浸三分钟的泡法,最能泡出真实味道。要是现在你喝得好喝,回去用壶泡会更好喝。事实上,此说法值得商榷。台湾木栅铁观音茶的卷曲状,加上慢火焙出来的特质,若没有优良适度的泡茶空间,反而会“压死”汤味,让好茶失去特质,甚至白白浪费了铁观音的“官韵”,换来一口“苦不堪言”!其间用水是关键,只用家中不过滤的自来水,再厉害的茶人也难扭转劣势! 因此,想要泡好木栅铁观音难度高,不可拿一款通则行诸四海。例如有人说,冲泡铁观音温润泡九十五摄氏度,放置10-20秒即可。这种说法必须弄清楚其选用茶壶的形制为何?用的水是何处取得?又用何种方式烧水? 我的经验是,用滚水一百摄氏度泡茶最正确,尤以铁观音茶,高温才能释出茶真味!而关键在于必须同时掌握适量茶叶,一般应低于乌龙茶用量,并减低浸泡时间,加快倒出茶汤的时间! 总之,泡安溪铁观音应注意其焙火程度,随之增减茶量,壶型宜扁,高温烧结佳,可浸泡出“官韵”;而泡木栅铁观音,茶叶用量宜减,选用圆壶宽身,留给叶底发挥空间,而倒茶时间需更快于安溪铁观音所需时间。

7,如何能泡一壶好茶

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會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壶茶或一杯茶,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及艺术性。   (1)所谓”实用性”;就是依实际需求而言﹐可以是冲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   (2)科学性;就是瞭解各类茶叶的特性,以科学冲泡方式,使茶叶的品质能充分的表现出来。   (3)艺术性;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曬阳光。   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    (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15度、浑浊度不能超过5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正常PH值为6.5~8.5,总硬度不能高於25度。    (3)氟化物不能超过1.0毫克/升,氰化物不能超过0.05毫克/升。    (4)细菌总数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在1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會影响水的PH值(酸硷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於5时,茶汤色泽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會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會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會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软水。   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泡绿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   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   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叶。   杯托:放置茶杯。   评审茶叶用之器具:   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   评审杯:用来泡茶与评审茶叶香气用。评审茶汤与滋味之用。   样茶秤:天枰。   计时器:计量茶叶冲泡使时间。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據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惯而定。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应用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茶汤才會,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在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C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據测试,冲泡第一次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第三次能浸出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品茶 ! 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四、日常饮茶中的误区 饮茶有那么多人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饮茶生活中也有一些饮茶方面的失误和不妥之处。这在报刊上时有文章提醒。从茶道的角度来讲,这些失误是完全与茶道原则不合拍的,我们应该注意力戒之。 一.用保温杯泡茶。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 二.用沸水冲泡。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三.爱饮头遍茶。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四.过量饮茶。有的人对茶过于偏爱,过于相信茶的提神作用,所以喝茶没有限度。其实茶中的一些物质过量了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大量饮茶可增加铝元素的吸收量,损害大脑,诱发痴呆症。 五.饭后即饮茶。许多人都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认为可以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使胃肠黏膜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可导致体内缺铁,甚至诱发缺铁性贫血病。另外,鞣酸与荤食中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鞣酸蛋白质,使得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和粪便在肠道内潴留的时间,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体健康。纠正的方法是进餐后一个半小时再饮茶。
用指定的茶壶泡,那样的效果是最佳的。
要泡好茶,还要掌握茶叶用量,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因地而异。饮茶者是茶人或劳动者,可适当加大茶量,泡上一杯浓香的茶汤;如是脑力劳动者或初学饮茶、无嗜茶习惯的人,可适当少放一些茶,泡上一杯清香醇和的茶汤。家庭泡茶通常是凭经验行事,一般来说,每克茶叶可泡水50至60毫升,沸水为好,但茶类不同,用量不一。 倘用乌龙茶,茶叶用量要比一般红、绿茶增加一倍以上,而水的冲泡量却要减少一半。茶叶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叶内含的有效成分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红、绿茶经冲泡三至四分钟后饮用,获得的味感最佳,时间少则缺少茶汤应有的刺激味;时间长,喝起来鲜爽味减弱,苦涩味增加;只有当茶叶中的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被沸水冲泡浸提出来后,茶汤喝起来才能有鲜爽醇和之感。细嫩茶叶比粗老茶叶冲泡时间要短些,反之则要长些;松散的茶叶、碎末的茶叶比紧压的茶叶,完整的茶叶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长。对于注重香气的茶叶如乌龙茶、花茶,则冲泡时间不宜长;而白茶加工时未经揉捻,细胞未遭破坏,茶汁较难浸出,因此其冲泡的时间相对延长。 通常茶叶冲泡一次,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5%左右,第二次为30%,第三次为10%,第四次就只有1%至3%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第一次冲泡80%左右被浸出,第二次95%被浸出,第三次就所剩无几了。 香气滋味也是头泡香味鲜醇,二泡茶浓而不鲜,三泡茶香尽味淡,四泡少滋味,五泡六泡则近似于白开水。所以说茶叶还是以冲泡二三次为好,乌龙茶则可五次,白茶只能泡二次。 其实,任何品种的茶叶都不宜浸泡过久或冲泡次数过多,最好是即泡即饮,否则有益成分被氧化,不但减低营养价值,还会泡出有害物质。茶也不可太浓,浓茶有损胃气。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如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至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指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至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至5分钟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文章TAG:茶品百味生活广州沏一壶好茶品百味生活

最近更新

  • 2018班章普洱茶,班章茶怎么泡

    班章茶怎么泡2,班章茶为什么价格这么高为什么这么受宠3,老班章茶哪个好雨林古茶坊怎么样1,班章茶怎么泡1、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2、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3、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老班章是普洱中的霸王。2,班章茶为什么价格这么高为什么这么受宠班章是云南布朗山区的一个村寨,在普洱茶界,班章用来特指采用老班章村寨的茶叶原料制作而成的普洱茶。老班章普洱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8

  • 什么茶适合收藏,求推荐私家收藏茶最好是普洱茶

    求推荐私家收藏茶最好是普洱茶在韵海之巅可以买到,他们这里针对私藏茶是会员制,会员在春秋两季可以在这里预订,你可以去他们旗舰店了解一下2,想收藏茶叶放个几十年应该选择哪种茶好DuangDuang茶有五款:我的茶、你的茶、亲情茶、友情茶、爱情茶,根据你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是铁观音老茶,,铁观音老茶被放置在烘焙的苦瓜壳中,颇具情味,也因此被称为苦瓜铁观音。做为容器的苦瓜则是将当地山苦瓜经过24小时的烘干而成。来既能防潮又便于携带,二来茶叶能吸收苦瓜清苦味道,有有护胃养胃的效果3,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两种那种具有收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8

  • 半发酵与全发酵茶的区别,哪一类茶是半发酵茶

    哪一类茶是半发酵茶2,茶叶中半发酵全发酵后发酵有什么区别谢谢3,半发酵茶是什么茶与全发酵茶的区别4,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的区别半发酵茶有哪些1,哪一类茶是半发酵茶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菁这段期间内,在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与搅拌”等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为了适合各地的习惯而可分成不发酵的绿茶类、半发酵酵的青茶类,与全发酵的红茶类、后发酵的黑茶。茶叶中发酵程度的轻重不是绝对的,当有小幅度的误差,依其发酵程度大约红茶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80%发酵,乌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8

  • 中国名茶十大名茶由来,中国十大名茶是哪十大名称何来始于什么时候

    中国十大名茶是哪十大名称何来始于什么时候2,我国四大名茶是什么3,中国十大名茶有哪些及产地来源1,中国十大名茶是哪十大名称何来始于什么时候中国十大名茶由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所评选,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此外曾出现在非官方评选的“十大名茶”中的系列名茶包括湖南蒙洱茶,云南普洱茶,北路银针,南路银针,冻顶乌龙茶,苏州茉莉花茶,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蒙顶甘露,太平猴魁,屯溪绿茶,雨花茶,滇红,金奖惠明茶。中国十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7

  • 普洱茶十大名牌昔归,2019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出来了哪个品牌最好

    2019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出来了哪个品牌最好2,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有哪些3,谁知道云南普洱茶除邦东昔归勐库冰岛老班长外还有哪个古树茶齐名1,2019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出来了哪个品牌最好十大普洱茶品牌是大益、中茶、合和昌、陈升号、雨林古茶坊、澜沧古茶、七彩云南、龙润、下关、老同志。很多茶友喜欢大益,高端品牌合和昌、陈升号也不错。2,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有哪些据我10来年喝茶经历,品牌排名如下第一位:大益普洱茶第二位:中茶普洱茶第三位:下关沱茶第四位: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茶厂第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7

  • 大红袍跟肉桂有什么不同,武夷岩茶水仙肉桂大红袍的关系

    武夷岩茶水仙肉桂大红袍的关系2,大红袍水仙肉桂的区别3,大红袍水仙肉桂怎样来区别4,大红袍和肉桂的区别5,武夷肉桂是大红袍吗51teashopcom6,大红袍茶叶特级和一品有什么区别7,大红袍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茶种是最好的茶种吗最好的是哪一种1,武夷岩茶水仙肉桂大红袍的关系岩茶是一个茶系,水仙、肉桂、大红袍都是这个茶系中的一种。还有好多呢?2,大红袍水仙肉桂的区别在武夷岩茶百年的历史变更中,有三种茶屹立不倒,分别为水仙、肉桂、大红袍。也有很多茶友只听说过它们的名字,却分不清水仙、肉桂、大红袍,那这三种茶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6

  • 泡出来的红茶味道有点酸,什么茶泡出来的是酒红色的啊喝起来还有点酸的味道

    什么茶泡出来的是酒红色的啊喝起来还有点酸的味道2,我很喜欢喝冰红茶为什么它会很酸很甜3,茶叶喝着有点酸是怎么回事阿4,红茶为什么那么酸5,什么茶泡出的味是酸的6,有一种花泡茶的玫瑰红色泡出的水有点酸酸的有一股化学饮料的味7,红茶为什么会有涩味的答案1,什么茶泡出来的是酒红色的啊喝起来还有点酸的味道您好你这个是玫瑰茄2,我很喜欢喝冰红茶为什么它会很酸很甜煞笔!因为它的配方啊!由酸糖等所以回酸回天好喝是因为你喜欢佰!3,茶叶喝着有点酸是怎么回事阿馊了黄茶素过多久会出现酸味.红茶最为常见.........楼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6

  • 下面哪类茶叶属于温性茶,什么茶是温性什么茶是凉性的

    什么茶是温性什么茶是凉性的2,有哪些茶是热性或温性的3,什么菜饮料或茶是性温的4,温性茶有哪些5,桂花乌龙茶是温性还是凉性6,温性茶叶有哪些品种7,茶叶里哪种是平性哪种是温性哪种是寒性中医方面的问题8,金丝菊茶是温性茶吗9,我想问问属温和热的茶叶都是什么名字的碧螺春和龙井是什么属性10,请问绿茶是属寒性的还是温性1,什么茶是温性什么茶是凉性的普洱是温性的。绿茶是凉性的。夏天喝绿茶,冬天喝普洱,春秋喝乌龙。2,有哪些茶是热性或温性的温性茶有很多,主要有:乌龙茶:须用100℃开水冲泡。乌龙茶不寒不热,辛凉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