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茶 > 绿茶知识 > 一碗润喉吻 二碗破孤闷,关于茶叶的古诗

一碗润喉吻 二碗破孤闷,关于茶叶的古诗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1-08 17:40:40 编辑:第一茶叶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茶叶的古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作者】元稹【朝代】唐代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白居易的《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唐卢仝《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有关父爱的古诗名句 父爱是水—高尔基 父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父亲的爱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跋涉着的希望——父爱如尘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父爱的名言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关于茶叶的古诗

2,茶经里的句子一口喉稳润两口破孤闷后面的句子

唐代诗人卢仝所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经里的句子一口喉稳润两口破孤闷后面的句子

3,汲江煎茶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一一OO),作者还被贬在儋州(今海南岛儋县);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春天在儋州作的,诗中描写了作者月夜江边汲水煎茶的细节,具体地反映了被贬远方的寂寞心情。   第一句说,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活水),并用猛火(活水)来煎。唐朝人论煮茶就有所谓“茶须缓火炙,活火烹”的说法,缓火就是炆火(微火),活火是指猛火。这里说应当用猛火烹,用活水煮。因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边去汲取,所以第二句说,自己提着水桶,带着水瓢,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   他去汲水的时候,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第三句写月夜汲水的情景,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一起提着回来倒在水缸(瓮)里;第四句说,再用小水杓将江水(江)舀入煎茶的陶瓶里。这是煎茶前的准备动作,写得很细致、很形象,很有韵味。   第五句写煎茶:煮开了,雪白的茶乳(白沫)随着煎得翻转的茶脚漂了上来。据会品茶的人说,好茶沏了呈白色,这里翻“雪乳”,说明他沏的是好茶。茶煎好了,就开始斟茶。第六句说,斟茶时,茶水泻到茶碗里,飕飕作响,象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他在贬所的小屋里,夜间十分孤独、寂静,所以斟茶的声音也显得特别响。   第七句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虽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句话是有来历的。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写诗文思路不灵,常用“枯肠”来比喻。搜索枯肠,就是冥思苦索。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作者表示怀疑,说只限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看来他的茶量要超过“三碗”,或许喝到卢仝诗中所说的“七碗”。他在另一首诗中就说,“且尽卢仝七碗茶”。喝完茶干什么?没事。所以最后一句说,喝完茶,就在这春夜里,静坐着挨时光,只听海南岛边荒城里传来那报更(夜间报时)的长短不齐的鼓声。   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细腻生动。从汲水、舀水、煮茶、斟茶、喝茶到听更,全部过程仔仔细细、绘影绘声。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被贬后寂寞无聊的心理,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汲江煎茶

4,茶经中一口喉稳润两口破孤闷后面是什么句子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出处】: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原文】: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背景】唐代诗人卢仝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梗概】此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至为稀罕,这该是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间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写得极其浪漫。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知道它是无数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诗人期待茶农们的苦日子能有尽头,诗里蕴含着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刻同情。全诗奇谲特异,句式长短不拘,错落有致,行文挥洒自如,直抒胸臆,一气呵成。【翻译】喝第一碗唇喉都湿润,喝第二碗去掉了烦闷。第三碗刮干我的胃肠,最后留下的只有文字五千卷。第四碗后发出了轻汗,平生遇见的不平之事,都从毛孔中向外发散。第五碗骨健又兼身清,第六碗好似通了仙灵。第七碗已经吃不得了,只觉得两腋下微风吹拂要飞升。

5,唐朝人怎样喝茶有哪些文化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 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人到底是怎样喝茶的?这是一个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西安福宝阁根据我国茶文化专家、学者的研究,及陆羽《茶经》的记载,艺术地复原了“大唐茶韵”,其中包括“清平茶”、“大唐贵妃茶”、“大唐文士茶”、“大唐禅茶”、“大唐民俗茶”等,让今人了解了大唐的茶文化。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就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钱易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宣宗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 老僧说没吃什么药,唯一的嗜好是饮茶。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资料来源:中国普洱茶网 http://www.puercn.com/

6,七碗茶歌的第一句不是一碗破孤闷吗先谢谢了

诗名:七碗茶歌作者:卢仝日高丈五睡正浓, 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 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蓓蕾, 先春抽出黄金芽。摘鲜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 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 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扩展资料:《七碗茶歌》又称《七碗茶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作品。诗词背景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润;第三碗便能让诗人文字五千卷,扬扬洒洒,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写出了茶之美妙。

7,茶叶的含义

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序之一。我国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品种适制性也很广,有的品种适制一种茶类,有的品种适制二、三种以上的茶类。一种茶叶必须有一个名称以为标志。命名与分类可以联系一起,如功夫红茶,前者是命名,后者是分类;又如白毫银针,前者是分类,后者是命名。茶叶命名通常都带有描述性的。   茶叶命名的依据,除以形状、色香味和茶树品种等不同外,还有以生产地区、采摘时期和技术措施以及销路等等不同,而命名也不同。   茶名以形容形状的为多,如瓜片、雀舌、毛尖、紫笋、珍眉等。   茶名形容色、香、味的也很多,如敬亭绿雪,形容其色泽;舒城小兰花是指其香气;江华苦茶是指其滋味。 各地的茶名冠以地名的也很普遍,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等等。   以采摘时期不同而命名,古今亦有,如云南的春尖,安溪的秋香、冬片等。   以制茶技术不同而命名,如炒青、烘青、蒸青、窨化茶等。以茶树不同而命名的,如乌龙、水仙、毛蟹等。
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以上资料来自:茶客诚品 http://www.teaguest.com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mellia和何树属Schima等均极富经济价值。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覆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我们一般所说的茶叶就是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
人生如茶只一叶,如烟如梦转红尘。人生是茶,而且还是苦丁茶。有时候宁愿独自浅尝,也不想和他人分享,即使同人一起品味,也断然不是同一种苦涩与心境。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成了茶叶,苦、涩、乐、甜参杂在人生的清水里,渐渐地这水便有了道味。他们终究还是匆匆离出,等待的又是下一片茶叶即遇即逝,如此反反复复。 那一杯杯清茶里,诠释了人的整个人生。独自品尝,终究还是苦涩的,一路过来,人生不如愿的事太多太多......,留不住的人太多太多......,想做却没有完成的事太多太多......,生活苦水的百味浸泡,还是让苦占了舌尖,尝到了人生的最真最初的味儿。 大多的时候,人们宁愿喝着苦茶,品尝着过去记忆,因为那茶里还有那渐渐远去茶叶清香和背影,更有苦过后的无尽甘甜,生活的片断便在甘甜里渐渐清晰、连接,如电影般,有色有音。 茶越浓,苦亦更甚,甘甜就会更悠长。四季都浸渍在人生的清水里,便有了春的清新,夏的炙热,秋的舒畅,冬天的羞涩,这些都能在茶里尝到,越浓越明楚。

8,中国茶道的历史渊源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实在、本体、本源讲。下面分别予以阐释。 一、中国茶道:饮茶之道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封氏所说的陆鸿渐,即陆羽,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苎翁,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县人)。陆羽著《茶经》三卷,分十章,即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四之器叙述炙茶、煮水、煎茶、饮茶等器具二十四种,即封氏所说“造茶具二十四式”。五之煮、六之饮说“煎茶炙茶之法”,对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水、煎茶、酌茶的程序、规则作了细致的论述。封氏所说的“茶道”就是指陆羽《茶经》倡导的“饮茶之道”。《茶经》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中国茶道约成于中唐之际,陆羽是中国茶道的鼻祖,被尊为茶圣。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中国茶道即“饮茶之道”,即是饮茶艺术。   中国的“饮茶之道”,除《茶经》所载之外,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钱椿年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茶书都有许多记载。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工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工夫茶的程序和规则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叶嘉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汤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露、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二、中国茶道:饮茶修道 陆羽的挚友、诗僧皎然在其《饮茶歌诮 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认为,饮茶能清神、得道、全真,神仙丹丘子深谙其中之道。皎然此诗中的“茶道”是关于"茶道"的最早记录。 唐代诗人卢仝的诗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俗称《七碗茶》。此诗脍炙人口,故流传甚广,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被尊为茶之“亚圣”。“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唐代诗人钱起《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唐代诗人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诗中则有“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这些诗是说饮茶能让人“通仙灵”,“通杳冥”,“尘心洗尽”,羽化登仙,胜于炼丹服药。   唐末刘贞亮倡茶有“十德”之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饮茶使人恭敬,有礼、仁爱、志雅,可行大道。   赵佶《大观茶论》说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明朱权《茶谱》记:“予故取烹茶之法,米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欺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赵佶即宋徽宗,朱权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他们以帝王的高贵身份,撰著茶书,力行茶道。   由上可知,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总之,饮茶可资修道,中国茶道即是“饮茶修道”。 三、中国茶道:饮茶即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化于一切事物,“无所不在”,“无逃乎物”。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平常心是道”,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祖义玄禅师又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眠”。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五灯会元》南岳下三世:“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到:曾到此间否?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从谂是南泉普愿的弟子,马祖道一的徒孙。普愿、从谂虽未创宗立派,但他们在禅门影响很大。茶禅一味,道就寓于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道不用修,吃茶即修道。后世禅门以“吃茶去”作为“机锋”、“公案”,广泛流传。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五灯会元》南岳下四世:“沩山祜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又问:和尚还持戒否?师曰:不持戒。曰:还坐禅否?师曰:不坐禅。公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听老职僧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攫头边。”仰山慧寂是沩山灵祜的嗣法弟子,师徒二人共同创立了禅宗五家中的沩仰宗。慧寂认为,不须持戒,不须坐禅,唯在饮茶、劳作。   道法自然,修道在饮茶。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三、中国茶道:艺、修、道的结合  综上所说,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在茶道中,饮茶的艺术形式的设定是以修行得道为目的的,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9,关于茶的古诗带名

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唐朝茶诗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李白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皇甫冉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杜甫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4.会稽东小山陆羽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5.六羡歌(歌)陆羽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白居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8.萧员外寄蜀新茶白居易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9.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10.煮茶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饮了这种茶,即使“千日醉”那样的酒,它也可以解。11.惠山泉皮日休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12.茶诗郑遨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13.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颜真卿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说明: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诗人认为,劳动人民应得到休息。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如苏轼的《汲江煎茶》、《试院煎茶》等篇,便都化用顾卢仝的诗句。15.尝茶刘禹锡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说明: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16.茶人陆龟蒙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闲年北山下,似与东风期。雨后探芳去,云间幽路危。唯应报春鸟,得共斯人知。说明:这首诗是对皮日休《茶人》诗的和作,作者把茶人与“东风”、“报春鸟”联系起来。好象春天的采茶,是茶人和东风早已约定好的。而报春鸟又是茶人的好朋友,能把春天的信息及时告知他们。17.题茶山杜牧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说明: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18.茶山下作杜牧春风最窈窕,日晚柳村西。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说明:作者因奉命督制贡茶来到顾渚茶山,这是他写的一首山水诗。天色已晚,人在柳村的西边。这时,天上有一片妩媚可爱的云彩,耳边响起溪水的轰鸣,虽然近处没有野花但能听到幽鸟的鸣声,诗人还带着佳人同来,一块儿坐在芳草地上,一边饮酒,一边饱览着这里的茶区风光。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一七令)赋茶 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说明:这是一首宝塔诗,茶诗中是少见的,在其他诗中也不多。宝塔诗为一种杂体诗名, 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诗的开头,用了香叶、嫩芽四字来说明茶叶的香味和细嫩,接着说诗人和僧侣们对茶的喜爱。然后谈到煎茶之事,十分讲究。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孟郊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柳宗元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22.乞新茶姚合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劳荤辛。不将钱将买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23.赏茶刘禹锡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24.寒夜杜耒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说明: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10,关于凉茶或者茶的古诗词

《咏茶十二韵》(唐·齐已·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卢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百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回文诗二首》 宋·苏东坡      之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之二      空花落尽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红;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茶》 宋·梅尧臣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      玉鼎注漫流,圆月探奁;      侵寻发美鬯,圆月探奁;      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      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咏贡茶》 元·林锡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解忧》 郑伟鑫      细雨轻弹朱色窗,又是一篱菊花黄。      俗人喜以酒解忧,谁人解住茶甘香。      《武夷茶》 明·陆廷灿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牍,清神雅助画论文;      春雷催茁仙岩笋,雀尖龙团取次分。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凉茶的没找到,关于茶的就太多了 琴茶—— 白居易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白居易 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 ——白居易 萧员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白居易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白居易 满庭芳(咏茶) 陈师道 南柯子(问王立之督茶) 陈师道 煎茶 成彦雄 太多了,不举了,呵呵

文章TAG:一碗润喉喉吻孤闷一碗润喉吻关于茶叶的古诗

最近更新

  • 加盟茶叶店哪家好,哪个品牌的茶叶连锁做的好可以加盟吗

    哪个品牌的茶叶连锁做的好可以加盟吗可以考虑下华祥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800多家门店现在可以加盟的很多,比较好的有几家如:吴裕泰、张一元、天福这三家是特别有名,加盟费要在10万左右,不过利润也很可观的!2,茶叶店加盟选哪家好这个有政府发的牌照,合法的。你可以考虑,一个没有风险、没有加盟费、没有压力、倍增、产品质量高、产品价格还特别便宜、销售额消费额永远累积、产品还越来越便宜、不伤己不伤人、不愁人脉、永远发展的生意,可以交流福音山与一杯香茶业都很不错,考虑看看3,想加盟个茶叶店哪个牌子的好老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1-08

  • 网红三哥资料广西,我的三哥叫什么

    我的三哥叫什么三哥2,桃花小妹中三哥的资料姓名:丁春诚英文名:Sphinx性别:男生日:1984/11/21身高:190体重:80公斤星座:天蝎座最爱档案:篮球、游泳、健身。广告CF--统一纯契茶广告。远传电信广告。品客洋芋片广告。摩托罗拉t720彩壳广告广告。中国人寿广告。sony数位相机广告。好乐迪广告。全家便利超...3,三哥是谁大陆门户网站一哥是新浪,二哥是搜狐,三哥是谁?三哥的候选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网易,一个是TOM。当然,还有早夭的FM365曾经也是劲敌。苗侨伟三哥是我的极品上铺…三傻哥…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1-08

  • 日本进口叉车品牌排大全,进口叉车品牌推荐

    进口叉车品牌推荐科朗叉车不错,使用寿命长,虽然初期购买价格不便宜,但是质量好,看整体费用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可以综合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2,叉车品牌有哪些科朗的不错,叉车质量可靠、耐用,性价比高。台励福叉车世界叉车二十强欢迎您来电咨询3,叉车哪个品牌好叉车品牌排行榜货叉叉电动叉车选择比亚迪叉车,诺力叉车,内燃叉车选择柳工叉车,杭州叉车,合力叉车2011年第15周空调品牌销量排行格力空调美的空调奥克斯空调长虹空调海尔空调志高空调海信空调大金空调三菱空调松下空调

    绿茶知识 日期:2025-01-08

  • 大益东和官网行情2022年虎,大益普洱茶价格

    大益普洱茶价格这个网站有大益普洱茶最新价格表http://www.chayeabc.com/a/smallclass/smallclass_40.htm2,东莞清溪怎样坐车到深圳宝安西乡啊急长68路/长10路→E17路/866路全程约187分钟/47公里/34站/换乘1次起点清溪路口乘坐长68路(或长10路),经19站,到龙华汽车站下车乘坐E17路(或866路),经15站,到大益广场下车步行约170米到西乡客运站终点西乡客运站3,8月2日大益7432价格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大益7432生茶,我在说茶

    绿茶知识 日期:2024-01-05

  • 老班章真假区别,普洱茶如何辨别是否农药超标

    普洱茶如何辨别是否农药超标一般来说,普洱茶都没有农药。。。但如果以“针”为卖点的茶,就要小心了,因为价格和产量原因,非勐海的“针”可能,只是可能会施农药和大量化肥。。。一般情况下的普洱茶都不用农药和化肥。。最有保障的是布朗山和易武,特别是老班章,因为村民如有除了人工打草之外的人工促长行为,包括浇水都是违法的,村里有权收回茶地和进行经济处罚。当然那个价格就高了。。。另外,真正的古树茶,都不施用农药和化肥,因为没必要,还有如果施用了,茶的味道也会变,从而影响了卖价。所以,只要别喝有怪味的普洱茶,都没事,都

    绿茶知识 日期:2024-01-05

  • 中粮集团羊奶粉品牌,中粮集团卖羊奶粉吗三千多一件是真的吗

    中粮集团卖羊奶粉吗三千多一件是真的吗中粮中宏羊奶粉是真的这个价格是高到离谱了,羊奶粉也没有这么贵的太贵了吧,去母婴店买挺好的呀。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2,中粮集团旗下的产品有哪些品牌请详细点谢谢虽然中粮集团已经入选财富世界500强8年,业务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领域,但其旗下众多优秀品牌(如“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食用油、“金帝”巧克力、“可口可乐”系列饮料、凯莱酒店、凯莱物业、中粮面粉、“COFCO”牌啤酒麦芽、中粮美特印铁制罐、华鹏瓶盖等)的知名度远高于“中粮”本身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鲁花

    绿茶知识 日期:2024-01-05

  • 贵州毛尖茶图片,我的电脑显示器主机都好用但是开机屏幕不显示图像怎么办

    我的电脑显示器主机都好用但是开机屏幕不显示图像怎么办你把显示器和显卡重新接一下,然后把主板上的电池抠下来,过一会在安上去,重设一下BOIS!1、看下你主板上有没有显卡的输出口,如果有就插那个口看看,有反映证明你显卡坏了。2、换个显示器,如果有反映证明显示器坏了。3、直接报修。你有没有分别用别的显示器试你的主机,或是拿你的显示器去别的主机试?没显示一般都是主机问题,你照我的办法试试!如果还是没显示就是主机问题了!液晶显示器在两台好主机上,有一台显示有一台不显示,是怎么回事?最好把问题写详细一些,方便大家

    绿茶知识 日期:2024-01-05

  • 顶级茶叶排名价格,伊力蓝王红王黄王价位哪个最高

    伊力蓝王红王黄王价位哪个最高黄王价格最高,然后是蓝王和红王2,什么茶好喝是什么价位春秋可以喝绿茶,夏季喝花茶,冬天和红茶或者乌龙都可以啊!一般七八十一斤的就可以了!绿茶水温不宜过高!我比较喜欢铁观音。绿茶,价钱有千差万别。3,中国好茶的排名和价格是什么十大名茶一、西湖龙井二、洞庭碧螺春三、黄山毛峰四、庐山云雾五、六安瓜片六、君山银针七、信阳毛尖八、武夷岩茶九、安溪铁观音十、祁门红茶(详解)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

    绿茶知识 日期:2024-01-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