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民族矛盾尖锐,缅北的众多民族武装在名义上归属缅甸中央政府管辖,但实际上保持着高度割据状态。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缅共组织是缅北山区最大的一股力量,而中南部才是缅甸联邦政府实际控制的区域。果敢地区原先就是缅共的势力范围,果敢同盟军也是彭家声以缅共的部分军队组建而来的。果敢地区一直是缅甸联邦政府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对抗缅甸联邦政府,果敢大力发展军备和部队,这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稳定的经济来源。与其他的缅北武装一样,果敢也有一段黑历史,那就是罪恶的罂粟种植和毒品贸易。上世纪末,果敢的经济支柱一直依靠毒品。除了平民种植以外,彭家声甚至还鼓励果敢部队种植、贩卖毒品,并将这些毒品出口到邻国,换取巨大的利润。在中、泰以及缅甸政府的压力下,果敢地区才宣布全面禁毒。
但由于当地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就连电力供应都是云南省提供的,所以经济支柱是采矿业和农业。果敢同盟军的力量远远不如佤邦联合军、克钦独立军,但其占据的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所以一直处于多事之秋。自2009年的果缅战争过后,果敢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缅甸政府军直接控制。果敢同盟军的残部或投奔佤邦,或继续以游击战的形式与缅甸政府军对抗。
美媒:“茶”在全世界语言中为何只有两种叫法?
欢迎关注【懂茶帝】“茶”在全世界语言中为何只有两种叫法,一种是汉语读音chá,另一种是英语读音,tea。这两种叫法都来自中国,一个是汉语(没得说),另一个源于中国的闽南语te。由于世界各地的茶叶都是从中国出发贸易,因此全世界茶的叫法也几乎都源于中国。读音与cha相似的词语,是沿着丝绸之路通过陆上传播的;与tea相似的词语,则是由荷兰商人通过海上传播的。
tea在沿海省份福建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茶这个字读te。这条线路是海上传播。17世纪,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是荷兰人。福建和台湾是荷兰人在东亚主要使用的港口,这两个地方的人读茶都读te。因此荷兰语、法语、德语、英语,都将茶称作tea。chácha这个发音是汉语,来自中国。这个词语穿越亚洲,沿着中亚行进,最终在波斯语中变为“chay”。
东南亚新视角,缅甸新思维,欢迎关注 缅甸中文网提起缅甸大家都会不自觉地向想起缅甸的罂粟田,或者红木,玉石等物品,关于茶叶,大家的映象可能不是很深,但在缅甸也有一种茶,人们称它为普洱茶。据我了解,缅甸的大部分茶产自于果敢地区,缅甸的伊洛瓦底河也有野生茶树。对缅甸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果敢与我国云南挨得很近,果敢也属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季风气候区,并且果敢地区的开发程度小,保留了原始的生长环境,更有益于果敢地区的茶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