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炒作所致。也对也不对。不排除这几年当地村委会和村民为了更高的收入,会有炒作的动机和行为。但如果茶的品质不行,怎么炒也没用。毕竟买茶人也不傻。特别是那些懂茶的茶商。我认为,如果冰岛价格一直在涨,就不算炒作。如果哪天大幅度下跌,就说明是炒作。但个人认为不可能。产量有限,品质出众的古树普洱大跌?放心,那些喜欢普洱又有经济能力的人是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大多数好茶都流不出云南,流不到市面上,就是普洱茶的基本面貌。识货,懂茶的茶人私下就瓜分收藏了。个人认为,任何一类商品,都有其顶尖产品和奢侈品,普通人不必去追,适合自己(自己喜欢又价格合适)就好,尖货自有市场运行价格,自有土豪愿意掏钱。我们就不用替有钱人担心了。总之,冰岛一旦被众人亲赖,一旦登上神坛,我们就不可能再希望能以普通古树普洱的价格买到它了。
2020年的普洱茶春茶季,行情会怎么走呢?
可以说,2020年的普洱茶春茶季,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已经全面显现了。这种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不能用简单的大或小来说明问题。总的概括就是三句话:整体下行,局部平稳,凶险与机遇并存。 一、整体下行云南的疫情相对要轻,而且春茶的采制加工最快还要半个月左右才能全面开始,所以抛开资金投入问题,疫情对普洱茶的生产加工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没有外来资金的直接注入,茶农及大大小小的初制所仍然会完成和往年相差不大的加工量。而从峰哥与临沧本地茶厂朋友的交流情况来看,不同程度的存在撤单现象,严重者目前没有一个订单可以确定。这样就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除一些名山头外,大多数鲜叶价格将会下行,直接影响春茶成交价;二是茶农自己加工的量会有所增加,卖鲜叶的量会减少,也就是说茶厂、初制所的春茶存量会减少,茶农手上的茶会增加。
二、局部平稳说局部平稳有些不够准确,因为这个局部是个很小的角落,也就是指一些名山古树普洱茶。比如临沧的冰岛、昔归、小户赛,西双版纳的老班章、曼松、易武等山头古树茶。这些山头茶本身产量小,往年都是供不应求,所以今年的疫情下,影响不会太大,保持平稳是肯定的,不上涨已经是好事了。虽然疫情影响经济,但我们不能小看顶级普洱茶需求者的购买力。
三、凶险与机遇并存从峰哥的朋友及客户反馈的信息来看,沿海及北方城市的大多数茶店目前都不允许开门营业,市内供货靠配送,市外用快递,直接导致销量严重下滑。但也有不受疫情影响经营的少数店主,这类人的优势在于面对的客户群体是忠实茶客,而不是公务用茶的人群!而且,经此一“疫”,很多人都更加注重保健问题,而喝普洱茶已是公认的好方法,所以会有更多人群加入。
2019年的春茶即将到来,你认为普洱茶的市场会是什么样的行情?
一、今年毛料市场有三大特点:1.顶级名山古树茶由于稀缺和不可代替的口感,与去年相差不大。基本维持去年水平。如冰岛、老班章、薄荷糖、困鹿山、茶王树、白茶园、曼松、昔归等2.二线古树茶如古六山中的刮风寨、弯弓,布朗山的老曼峨、班盆、贺开及那卡等,以及临沧中的小富赛、坝崴、糯伍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3.三线古树茶全面下跌,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同样重量的干茶,冲泡后叶底重量却不一样,重好还是轻好?为什么?
谢谢邀请!这问题问得非常好,看来这位茶友是一个非常细心,并且有独立判断、研究能力的人,我敢说很多做茶的同行未必会发现这个问题,我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生产过茶的都知道,从鲜叶到制成干茶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干鲜比。具体来说就是制作一斤干茶需要用几斤的鲜叶,将所用的鲜叶除以制成的干茶,所得的数据就是我们所说的干鲜比。
从大概范围上看,春茶的干鲜比大约为4,也就是4斤鲜叶可产出1斤干茶。而夏茶也就是雨水茶,它的干鲜比会高一些,一般而言都会到4.5左右。我要强调一点:就算是头春茶,它的干鲜比每个产区的都会不一样,有的可以低到3.6、3.8,有的可以高到4.8、4.9,甚至5以上,比如白莺山的本山茶和二嘎子茶有时就可以高过5。
还需要说明的是就算是同一产区出产的茶,在同一天采摘,不同地块所产的茶干鲜比都会不一样。我们把干鲜比这个事情弄清楚之后,再看这个问题就简单了。干鲜比低的茶,它的固态物(也就是不溶于水的那部分,比如叶底)占比就会高,干鲜比高的茶,它的固态物占比就会相对比较低。在干茶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干鲜比低的茶所需的叶片数量就会少一点,相反就会多一些,因此在冲泡时,它自身的吸水量也就不同,叶片少,固态物多的吸水量显然就会低一些,反之则吸水量就会高一些。
而吸水量低的茶,称起重量时肯定就会轻一些,吸水量多的自然就重一些了。一句话总结,干鲜比低的茶冲泡后的叶底与干鲜比高的茶相比会轻一些。用这个指标是否可以断定茶品质的好坏呢?不能绝对的说可以或是不可以,我个人认为如果是相同产区的茶是可以大致判断出这茶出产的季节的,相同产区、相同重量的干茶经过10来泡的沸水冲泡后,将茶汤滤干,茶底称重,如果差距达到15%以上,那重的那个大概率是雨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