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子的湿度增加,是比较好控制的,随时可以停止,随时可以增加,无非就是多一个盆,少一个盆的事情。3、顺其自然最稳妥山西有个茶友@星朗是这样做的:茶叶放置于一专门的房间(北向的十几平),拆掉房间的部分暖气片,注意了避光,几个月开一次北窗和门通气一、二个小时,平常只是开门进去看看而已。夏天温度20-35度,湿度70左右,冬天15度左右,湿度20-30,没有过多的进行人工控制。
他把存放的六堡茶茶样寄给我们试,和北京马姐的情况大同小异,茶汤的厚滑度欠缺,但香气保持的很好,也没有南方存茶常见的闷感。在我们看来,茶友@星朗存茶的方式是稳妥的,也是值得推荐的,起码茶没有放坏,而且茶叶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在慢慢的转化。三、结语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北方存六堡茶就是三个要点:(1)避免过度通风;(2)谨慎加湿;(3)遵循自然之法,少点人为干预。
如何提高六堡茶熟茶的品鉴能力?
一、干茶:先看形,再看色六堡茶的干茶一般都没有完整的叶片,这是因为六堡茶在精制过程中需要经过切碎、拼配的步骤,拼配能够更好地调节六堡茶的滋味,同时,切成小段也能让六堡茶的内含物质更好的析出。那么,我们分别来看看散茶和紧压茶的干茶。1.散茶:条索匀整且干净,没有谷物之类的非茶类物质。以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油润为上,以色泽灰暗、条索松扁、皱褶、轻飘为下。
2.紧压茶:六堡茶紧压茶的特点就是通过“蒸、压”,使茶叶形成“饼、砖、沱、箩”等形状,方便运输和存储。在看紧压茶的干茶时,除了按照散茶的标准看匀净度和条索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紧压茶表面是否平整、压制的松紧是否适度。可查看【六堡聚】发布的视频文章:【视频】六堡茶是散茶好还是紧压茶好?二、香气:清晰温和,令人愉悦通常在洗茶一道后,有经验的茶友都喜欢闻一下湿润的叶底。
六堡茶叶底的香气不如绿茶那般清新鲜爽,但是也应该是让人愉悦的,清晰而温和,没有焦味、臭青味、霉味、杂味等。如果是新茶,可能还会出现轻微的堆味,但这属于正常现象。三、汤色:红而不艳,通透明亮六堡茶的汤色是独特的“中国红”,汤色透亮为上。但是造成六堡茶的汤色浑浊的原因有很多,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六堡新茶因为处于转化初期,茶性尚未稳定,因此茶汤可能会出现浑浊的现象。
可查看【六堡聚】发布的文章《【讨论】你喝到六堡茶茶汤浑浊,可能与这些原因有关》四、滋味:香型丰富,口感顺滑1. 从茶汤的香气来说六堡茶的香型分类颇为丰富,有槟榔香、果香、松烟香、木香、铃兰香、菌花香、枣香、药香、参香等。我们取陈香、槟榔香、菌花香这三个常见的香型来讲。陈香:是六堡茶在存放的过程中茶叶内含物质自然转化而产生的香气,自然柔和。
但是也有的茶友会分不清陈香与堆味。堆味是六堡茶经过渥堆工艺后产生的气味,这种气味闻起来像闷草席的味道,但依然可以闻到茶香。可查看【六堡聚】发布的文章《「视频」涨知识|别把六堡茶的陈味当霉味!》槟榔香:是六堡茶特有的香型之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似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的香气。但是六堡茶学者提出,六堡茶的槟榔香是六堡茶对身体产生一股冲击力后,留存于唇齿间的一种气味和味道的综合体。
为什么六堡茶散茶多,普洱茶却都是饼茶?
各地茶叶发展差异及人文风情等综合因素造成了茶叶的包装形态差异。六堡茶等黑茶有散茶形态也有紧压茶形态,普洱茶也是,但具体的散茶形态与紧压茶形态占比数据目前难以找到权威统计。只能说可能大家的印象都是六堡茶散茶多、普洱茶饼茶多,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紧压饼茶散茶1、历史上的普洱茶以边销茶为主、六堡茶以外销茶为主。
这意味着不同的市场运输方式,边销茶的运输大家都知道,即所谓的茶马古道马帮运输,这是最原始的交通运输方式,历时长耗费的精力也大,同等容积的状况下紧压茶比散茶形态更吃重,同时为了方便交易与交税,便有了约定俗成的七子饼合成一筒即每饼357克的传统(雍正13年清政府题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同为一引,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
)。而六堡茶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运输方式为海航,即今天的海上丝稠之路部分路线,航运外销具有批量大的特点,只要包装整齐干净可以通过对方的检验标准即可,又是代表了中国特色茶区的特产,没有必要再作出其他额外的改变,故散茶一直都以箩装等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包装形态出品侨销。2、现代茶叶商品经济竞争激烈,差异化与特色化的市场战略。
绝大多数黑茶都有砖茶的产品形态,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中脱颖而出,差异化与特色化是最好的战略之一,表现在产品形态上就是普洱茶保留了历史边销的文化传统,以类似七子饼茶紧压茶的形态存在(目前5饼/筒和7饼/筒为主流);而六堡茶的箩装包装形态也可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迅速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不管是散装还是饼状紧压,都没有对茶叶后期转化带来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