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是如何发展的?
日本原来没有茶树,也不产茶叶。正如大家所知,日本的茶叶是从中国引进的,在日本京都比睿山有一处碑文记载着,在日本“平安时期”的延历二十四年(805年),日本赴中国留学生最澄从中国带回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后来,嵯峨天皇又下令一些地方设立茶园,种植茶树,生产的茶叶专供朝廷使用,这些方法,包括饮茶方法都是效法唐代,陆羽的《茶经》成为他们茶文化的奠基指南。
所以这个时期的日本茶文化,就以嵯峨天皇弘仁年间为中心展开,被称为“弘仁文化”。镰仓时期(1192~1333),日本接受了中国的茶道文化。因为在我国南宋开庆年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浙江余杭县的经山取经,将煎茶引进日本。此时,日本茶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普及到日本各地,确立了寺院茶礼,完成了日本茶道的草创。
室町时代(1333~1573),禅宗思想又被引入茶道,将茶道由一种饮茶消遣的形式提高到艺术、哲学和宗教的层次,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高层次的内涵,真正上升到“道”的地位。1582年大将丰臣秀吉夺得了政权,统一了日本。征战沙场的武士们纷纷去茶室寻求宁静和灵魂慰藉,这时候日本一高僧祭起“茶道”大旗,总结出“和、敬、清、寂”的茶道四观,以此称为日本茶道的核心内容。
所谓敬,是尊老爱幼,尊敬长者、朋友,爱护晚辈,互相尊重,上下有别,有礼有节;和,强调和睦相处,是一种行为准则;清,为人要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不求奢华,从饮茶角度说,要求人、茶具、环境必须清洁清爽;寂,指精神状态,安静,申请庄重,气定神闲,修身养心。所以,茶道的陶冶即时一种道德完善的手段,也是一种社会交谊的积极方式。
日本人喝茶方式跟广东海陆丰的擂茶是同宗同源吗?
不一样。中国古代茶道分四种,贵族茶道,禅宗茶道,雅士茶道和世俗茶道。贵族茶道讲究是茶叶的名山大川的茶地,豪华的茶具和盛大的仪式;禅宗茶道是僧侣们将日常的饮茶与佛教的佛理相结合 注在悟道;雅士茶道是文人墨客用茶雅茶趣志在怡情以娱 ;世俗茶道是将茶道与一些习俗联系起来,如端茶送客,一些茶具在喝茶中的隐喻以及婚俗中的茶礼等等。
日本文化学习与中华,日本茶道也脱胎于中国古代茶道,著名的日本遣唐使和佛教中的僧侣东渡传道,同时也将中国茶叶使用中的茶俗茶技茶艺等学习过去,如杭州径山寺,天台国清寺等都有日本僧人在进修学习,径山茶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禅宗茶道 ,天台宗还是大乘佛教的几个支派之一,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日本茶道,因此日本茶道是主要以禅宗茶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并发展很多茶道流派,中国有茶道吗?中国茶人应注意什么问题?
茶道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和朝鲜,之后又传入西方。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意思就是:喝茶,饮茶等茶道被广泛的推行,风靡一时,王公贵族朝臣没有不喝茶的人。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