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期间每一道制作工艺的细微差别都将制约岩茶的最终品质。好的制作工艺才能制成优秀的茶品,岩茶的岩韵必须通过优秀的制茶工艺才能充分展现。适制茶树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据茶叶志记载有名称可查就有264个,其中以水金龟、半天妖、铁罗汉、白鸡冠“四大名丛”、水仙、肉桂为代表。通过武夷山茶人对优良茶树品种的代代淘汰和选育,逐渐形成了现在武夷山茶树以水仙、肉桂作为俩大当家品种的格局,水仙、肉桂已占整个武夷山茶树种植面积的80%左右。
武夷岩茶如何品饮?有哪些品饮技巧?
一般来说,主流的武夷岩茶冲泡方法分为三种:1、庭院式a、所需工具:烧水壶一个(一般用随手泡即可,讲究的可配上红泥小火炉啊日本铁壶啊啥的),茶盘一个,盖碗或紫砂壶一个(100-150ml为宜),滤网一个,公道杯一个,品茗杯若干,水若干,茶叶若干。b、投茶量:盖碗或紫砂壶容积的1/2左右。可以按照个人偏好进行调整:喜淡的(新人)少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3——1/2(投茶5-7克/100ml);喜浓的(老友)多些为冲泡壶具容积的1/2——2/3(投茶8-10克/100ml)。
c、水温:开水,岩茶不怕烫(我在天津看到个别店里的泡茶妹子水开之后凉上数分钟才开炮,声称老师告诉她们95度左右为宜,这种老师属于欠抽型,可酌情抽之)d、出汤时间:1至3泡浸泡10—20秒,以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延长30%—50%(这个时间绝不严格,主要原则为保证前3-5泡的汤色基本一致【好茶可能到7-10泡】)冲泡次数与茶本身内涵物质的丰富程度以及浸泡时间均有关系,对同一款茶而言,浸泡时间越长、则可冲泡次数越少。
e、浓淡的调整:如果感觉茶过浓,下次可酌情减少投茶量,也可加快出汤时间,实在没别的办法时的临时解决办法也可以兑点开水冲淡点喝。过淡的话比较简单,增加投茶量或延长出汤时间均可——尽量用投茶量来调整为宜。f、品饮:所谓“干看外形,湿评内质“,新手要养成良好的品饮习惯,先观其形,再嗅其香、复品其味。闻香有干茶香、盖香、水香、杯底香(热香和冷香)尝味时须将茶汤与口腔的各部位充分接触,细细感觉水中的醇厚度、变化情况和各种特征(也可以猛地一嘬,嘬出声来,把茶水打成雾状,更利于茶汤与口腔的接触)。
欣赏岩茶的香型和香气高低,领悟岩茶醇厚的滋味、丰富的内涵以及各种神乎其神的“岩韵”及”枞味“等等。2、工夫式。a、投茶量:干茶到的2/3-4/5(冲泡后茶叶基本上满到容器口)。b、浸泡时间:即冲即出,讲究快,每水的浸泡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c、其他同庭院式,不再重复。3、审评式a、工具:一般要用到审评杯如下图:b、投茶量:5g/110ml,或7g/150ml,茶水比为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