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品质还要看工艺和仓储同一个品牌的同一款茶叶,在制作工艺对于普洱茶最终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制作工艺虽然有明显区别,但环环相扣,摊晾、杀青、揉捻,以及熟茶特有的渥堆发酵,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到茶叶品质。尤其是普洱茶这一类具有收藏价值的茶品,短期内可能表现良好,但存储后究竟是“越陈越香”,还是“越陈越淡”,就与制作工艺是否正确、技术是否成熟息息相关。
而后期的仓储环境,对于普洱茶品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普洱茶是非常少见、可以“越陈越香”的一类饮品。几乎在所有普洱茶的棉纸包装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普洱茶的保存事项:在清洁、通风、避光、干燥,无污染、无异味的环境下,适宜长期保存。“新茶”比“老茶”价格高也是常见的这里要说的“新茶价”比“老茶价”高的情况,这固然有商家顾忌原料价差大、客户心理上难以接受的原因,也是因为老茶陈化期太长的原因。
普洱茶无论生茶熟茶,要达到最佳品饮期是需要时间的,一般普洱生茶如果正常存放,不到十年左右的陈化期,都难以称得上是好的老茶,而现代普洱茶热起来也就二十多年光景,哪有那么多足够老的陈茶?现存的年份茶大多处于较为尴尬的转化期,品饮起来即无新茶的爽口生津,又无老茶的陈香醇滑,没有足够耐心的大批茶客们只好弃其不顾,奔向那些价格虽高却特点更鲜明的新茶去解馋了。
总的来说,普洱茶虽然贵在陈,但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其一是它的转化期要达到一定的年限,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其品质,这在前面部分已提过;其二是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的仓储问题,不同地域的温湿度、存放环境的空气洁净度、通风状况、包装材料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改变、影响甚至不可逆地损害所存放茶品的品质。老茶当然是好,但存放够一定年限而且没有存坏的老茶却极难得到,原因在此。
如何通过品饮判别普洱新茶的品质?
前些年非常流行一些不同寻常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比如将每一个单词拆开注上音,用谐音来记住这个单词,或者每个字母拆开编成一个连续的故事,总之,就是一些反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抓住人脑的特性,将单词记得更熟更牢。这些方法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吹捧,关于教这种方法的书也非常畅销,这就是它因为用一个更好的方法解决了孩子们记不住单词的难题。
掌握方法远比一头热情更重要,只有热情,方法不对,迟早把自己的给累死,不只是学习需要掌握方法,泡茶也是。马上进入六月,想必已经有好多茶友买了今年的春茶,对于爱好一口茶的人来说买到自己心仪的好茶,回家肯定是喜滋滋的迫不及待要试试这新茶怎么样,然,试茶方法不对,很可能会对茶的品质产生误判,试新茶可不能莽撞而为,这几点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