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做青过程需要耗时8—12小时甚至更久,所以做青师傅通常都是需要通宵做茶的,非常辛苦将茶放在水筛里呈螺旋状摇晃,摇后静置,然后再摇,需重复6~8次4、 炒青:炒青(也叫杀青),讲茶叶在锅中翻炒,利用高温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终止发酵5、 揉捻:揉捻是形成岩茶外形的主要因素,目的是使茶汁溢出,茶叶卷成条索6、初焙:武夷岩茶传统碳焙工艺有“三道火”,初焙、复焙和炖火。
经过炒青和揉捻后的茶叶即可进行初焙了,目的是使茶叶失去部分水分,达到半干燥状态传统碳焙7、 扬簸:初焙后的茶叶倒入茶湖,进行扬簸,目的是去掉黄片和老叶等8、 晾索、 拣茶:将簸过的茶叶移出焙火间,放于晾架上摊晾,防止发热。摊晾至第二天的茶,由女工拣去茶梗及黄片,留下卷曲的茶索把中间的长耕去掉,留下卷曲的茶叶9、 复焙:将茶叶焙至所要求的程度,防止霉变,减少苦涩味。
拣梗后即可进行第二道火——复焙。茶叶在足干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三道火——“炖火”。使火至茶条内心,防止茶叶返青。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工艺、对提高茶叶滋味、香气、耐泡度、茶汤颜色等有很好的效果这三道火所间隔的时间很长,有的长达3个月,具体的原则是:看茶做茶,根据茶叶返青的情况来安排焙火时间10、团包—补火:根据不同茶叶,有的需要进行团包、补火等处理,以避免香气损失。
即用毛边纸包成圆肉包形状,附上红纸捻样标签,成为“团包”;补火则是用低火焙去纸上的水分,避免茶叶吸收发生霉变11、毛茶装箱:炖火结束后趁热将茶装入内衬有锡箔纸的木箱中,这也是武夷岩茶特有的工艺,能对岩茶内含物起热处理的催化作用,以达到香气滋味的提高刚焙好的乌龙茶,有一股明显的“火香”,茶性也由寒变温,此时如饮用,往往容易上火,一般需要存放3—6个月进行退火。
岩茶存放时间多久得看是焙什么火,跟档次、价位无关。轻火、中火茶,很快就能退火,买回去后不建议做长期存放,时间久了容易返青,建议当年喝完。足火茶,存放下去汤水会柔顺很多,被火压制的香气也会随着时间吐出来,但没必要算好一年时间去存放,放到第二年再来喝。第二年开始,茶叶会开始渐渐的出陈味,没有了刚开始退火后的那种“新鲜感”,不能说这种没有新鲜感是不好的表现,但个人觉得茶味还是纯净点好。
每年春茶制好后焙到足火程度,一般时间都是下半年了,放个把两个月后就已经可以到好喝的程度,但可以喝慢一点,每隔些天来喝会发现有不同变化,正常情况都是越来越顺口。另外还有个比较重要的地方,不管什么火功的茶,必须要焙透才适合存放。没有焙透的茶,不仅夹杂着青味,还极容易加快返青速度。足火茶也一样,焙足和焙透是两回事,焙足但没有焙透,香气不清透,汤水浑浊(这个浑浊是指味道不纯净),口感显得“粗”,不柔不顺不平稳。
存放方式是前提条件,密封、防潮防异味。避光也需注意,太阳直晒肯定不行,还有存放场合的温度不宜过高。对于轻火茶,有个比较极端的储存方式,就是密封放冰箱冷藏,低温下转化慢,但要放冰箱就得一直放着,随时喝随时取。相对来说,北方因为干燥,岩茶存放不会那么快返青。买茶的时候根据自己口味去选择,不应该为了存放时间能够久些而刻意选择足火茶,不适合自己口味,买回去也没意义。
如果你喝茶消耗量比较大,轻火茶买回去能够在当年喝完就没问题。如果喝得慢,就买小分量回去,不然买多了,自己没有专业工具复焙,返青后就不好了。或者有闲情的话,也可以买个迷你焙茶机,这样买中、轻火茶也就无压力。茶叶存放多久其实还是要具体茶叶具体对待,买茶回去时不时可以喝喝看有什么变化,毕竟每个人所处地区以及存放方式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