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用老料和存放了一段时间大红柑融合,就会中和了这种酸味,让陈皮的香和熟茶绵滑的汤感融入到一起,达到润中带甜、甜中带滑的一个最佳口感。将西双版纳已存放十年以上的宫廷料与新会原产地的大红柑进行融合,加工而成。制作柑普茶通常都会因担心陈皮味过重将普洱茶自身的口感压过,而茶叶又是极易吸味的,这对于陈皮和普洱茶都是了一种考验。
存放一定年限的老茶和新会柑的搭配,能中和新会柑与普洱茶的优点,达到一种平衡,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茶兼果香,果融茶味。最后,总结一下,柑普茶是近年来茶界兴起的一个热点,一颗颗圆滚滚茶果,被冲泡之后,留下的一杯甘香醇滑的茶汤,它的养生功效也为人津津乐道。但至于是否你能喝得惯,还是看每个人的口感。不需要盲目跟风。
如何理解「一个紫砂壶只泡一种茶」?
我经常用同一把壶泡不同的茶。但要说明一个细节问题:尽管同一把壶可以泡N种茶,但一把壶不能连续作战,比如,泡完铁观音,倒掉叶底,继续泡别的茶。这种情形下,串味是一定的,别说紫砂了,就是一只盖碗连续泡两种茶都会串味。我的做法是:每次用完注意及时倾倒茶渣,壶内清洗干净,盖子敞开晾干。说一壶只能侍一茶的人,我认为都是别有用心。
关于紫砂“串味”的问题,我在许多场合讲过无数次,但总有那么一些茶友,有意或无意地相信混泡一定会串味。是的,这要看如何理解“串味”。岂止紫砂壶会串味?公道杯都会串味。同一只公道杯,绝对不能连续使用。比如,第一泡岩茶用过之后,在泡第二泡的普洱时,必须换一只公道杯使用。如果还沿用上一泡泡过岩茶的公杯,就会明显感觉到普洱的香气表现不佳。
市井间还有一种说法,一把壶泡不同的茶会导致把壶养“坏”。这个更是无稽之谈了,好壶用纯净水都能养得很漂亮。如果说紫砂的气孔会留存气味,导致串味,那口腔留存气味更严重。你们想象一下:我在店里给客人们刚喝完一泡小种,这时忽然发话:现在我们开喝岩茶,诸位先去刷刷牙。这场景有点滑稽。一些不怎么好的茶,喝过之后,会有“锁喉”感,或者是口腔发干、发涩,或者是产生味觉迟钝之感。
这种情况下,用口香糖清口都白搭。相反,品饮好茶之后,口腔的状态一定是愉悦清爽的,好比刚刚刷过牙漱过口的那种感觉。这种情况下,就算一上午换二十种茶喝,也是能喝出个中滋味,绝不会出现味觉钝化,嗅觉失灵的情况。“一壶泡一茶”是说服壶友们重复购买的最有力武器,喝茶的人很多都不是只喝一种茶,那么有多少茶您就买多少壶回去泡,紫砂壶市场一下子就放大了好几倍!“一壶泡一茶”理论:用什么壶泡什么茶都有讲究,壶要随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