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最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购买的时候,对这个店没明确定位。进来瞅瞅,这个试试那个试试,本来想买100圆的口粮茶的走的时候带走了500圆的礼品茶,进店想找千元礼品茶的,最后拿了两三百的茶叶,只是不想空着手出去而已。一进茶店,什么品种都有,什么档次都有,什么包装都有,怎么定位?品牌的运作必须有取舍,不是求大而全,而目前国内这些茶叶品牌还是老思想,农庄模式,只是挂了一个品牌的名字。
我们说说小罐茶,小罐茶其实不能算茶叶了,它是礼品了,这就是他的定位。所以你想我买点什么茶叶当做礼品送人,档次不能差,我又不懂茶,也没好的靠谱的购茶渠道,怎么办?买小罐茶吧!最起码它的品质应该说的过去吧,最起码收的人知道我花了钱了吧?这就是定位,这就是品牌了。有些人把某些茶叶品种拿出来说这是名牌,我笑笑。
就两天前我问茶区的一个哥们,¥¥¥(人名)这个品牌的使用情况,他说¥¥¥这个名字子在$$当地,只要是当地做这个茶的都可以用,在¥¥¥下面再标各个茶厂或者个人的名号,我问他这么说你也可以用了,他说是的……我晕!淘宝上那么多¥¥¥原来出自不同的茶厂……哪个品牌请勿对号入座!中国茶行业,任重而道远,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其实市场可以细分,空间极大,但是现在都一股脑往一处钻,内耗太大了,光是品牌袋泡茶这块巨大的市场份额都是白白拱手送人,国内张一元,吴裕泰,天福茗茶,八马茶业加在一起销售额能干过立顿一家吗?唉,逼逼叨叨的说了那么多,再不让我过头条认证我就心灰意冷了……请忽略图,听说配点自己的图推荐机会多一些,就翻了朋友圈找了一些老图。
为什么街边的茶叶店几乎没什么生意,却不会倒闭?
一个开茶叶店的朋友告诉我,路边茶叶店看起来不起眼,一年赚个几十万非常轻松。我家小区的外面就一家茶叶店,而且看起来还十分高档,占地面积不小,算是我们小区附近最大的底商之一了,但问题是店面虽然大,但是顾客却没有多少,每天我从他的店门口经过,总会不自觉的向里面看一眼,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门可罗雀,服务员要比顾客多,看起来生意并不怎么样。
我也进去过一次,里面的茶叶还是比较贵的,关键在于,我平时也不怎么喝茶,送礼也很少,也不会选择送茶叶,所以进去转了一圈,问了问行情,就当图个新鲜,也就走了。不过虽然看这家茶叶店生意不怎么样,总是没有几个顾客,但是这家茶叶店却坚持了很长时间,在我们小区楼下开了接近10年,这10年中,小区楼下的底商换了一茬又一茬,倒闭的一批就开业了一批,只有这个茶叶店屹立不倒,依然在经营,实在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