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大大小小的茶厂和茶商,全部都存茶,资金大的多存点,资金少的少存点,没有不存的。云南上至省城下至城乡根本不做茶生意的一部分公务员、教师等家里都有自己喝不了的存茶,就连一些普洱茶专家、教授也都有自己的茶仓和私藏茶,可以不夸张地说,云南几乎到了全民藏家的地步。实际上,存茶之风,早在十多年前就快速流行,范围已从原产地的云南和现代藏茶之都的东莞,风一样波及到了大江南北,就连天寒地冻的东北和蒙古、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也有不少人在存茶。
萨特曾讲过:存在就是合理的。一个人不要去否认一群人,个人的一知半解不要去否认集体形成的共识。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过错话,办过错事,但只要积极改正就是好同志。否则,只顾宣泄一时的痛快,这是很可笑的。到后来,发现真理不在自己这边时,甚至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如果一定要说存茶的理由,有人是为了口感,有人是为了增值,但更多的是担心将来买不起老茶喝,倒不如趁新茶便宜时多存点,以被防老之用。
桑叶怎么吃,治什么病?
要说有一种树改变了世界,估计在众多树木之中,最有发言权的当属于桑树了。因为桑树的叶子可以养蚕,蚕丝可以编织丝绸,也因此有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早在古代就改变了世界。其实桑树还是很低调的,一直默默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贡献。每次看到桑树,就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我们说桑树浑身是宝,还真是一点不错,就说桑叶吧,无论叶嫩还是叶枯,都为人所爱。
再说桑葚,那更是古代帝王御用的补品,在民间也是极受欢迎,还被称作“民间圣果”。在春天,桑叶嫩时,是蚕宝宝最爱。因此,江南养蚕人家每日要采新鲜桑叶喂蚕,才能换取身上罗锦。春天,“日出东南隅”,女人采桑在树上,“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秋天,女人拣经霜后的桑叶在树下,也蔚然一景。 桑叶不仅是蚕儿最爱,也是中医人的良品。
在药书中早有记载,桑叶“味甘,苦;性寒。 归肺,肝经。”可以“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一般来说,桑叶入药,多选用深秋霜打后的叶子为最佳,处方上称之为霜桑叶。桑叶水煎后,有种奇特的香味,又有祛风明目乌发之效,为太后老佛爷之最爱。读清宫医案,常见以桑叶配菊花等药,煎汤内服外洗,治疗老佛爷的头痛、脱发之疾。
清朝末年,朝政之腐朽,积重难返,绝不是慈禧一人可只手回天的。老佛爷在外人看来,“一次吃一百多道菜”,但内心之焦虑,恐不能向外人道,也不能为外人知。因此,外表光鲜的太后会经常有头痛之疾,而且,慈禧生来一头乌发,她本人对头发爱护备至。根据清末德龄公主的记载,说晚年的慈禧,仍有一头秀发,令人艳羡不已。可能就是常用桑叶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