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露地栽培条件下,枇杷花期从秋季到冬季有2—3个月的时间,分为几批开放。遭遇冻害时,冻掉了一批还有另一批,虽说产量不稳定,但只要不是大的冻害年份,总还能保持一定的产量。从品质上看,头一批花结的果往往最大,品质最好,但枇杷遭受冻害时最脆弱的部位是幼果中的幼胚,所以头一批花在秋季开放,到冬季幼果时最容易受冻。
从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角度来看,虽然枇杷的头一批花在秋季开放,但座果后迎来的却是冬季的低温,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果实发育和膨大,要等到第二年开春之后。 在加温栽培的条件下一般12月份至翌年1月份,无加温的条件下为1—2月份,北缘地区为1—3月份。这一时期的设施内温度管理,加温方式以最高不超过25℃,最低在5C以上为原则,通过加温和换气加以调节;无加温方式以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为好,在某段期间也要通过保温和适当地加温来调节。
其他管理与露地栽培相仿,但要根据设施内的发育期进行。①早期加温(秋季温度降低时即开始) 这种方式主要是以果实的早期成熟、早期上市为目的。②普通加温(只是在冬季的某个期间) 只是在有可能发生冻害的某个期间、甚至于只是某几个晚上加温,使设施内的温度保持在1℃以上,主要以保证头批花的幼果发育正常和产量的稳定为目的。
③无加温覆盖。 如果是设施栽培当然以加温的效果为好,但无加温大棚覆盖也有利于早春温度的上升,使幼果发育和膨大期提前,在促成栽培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在品种选择方面,早期加温型的应选择成熟期早的品种,以利于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但生产成本高,管理的难度也要大些。而普通加温和无加温型的则以品种的果大、质优为重要,生产成本低,管理也容易一些。
▲ 持续搞好土壤的培肥管理(绿 肥)冬季还应该投入一定的劳力和资金,搞好土壤的培肥管理,以创造有利于枇杷生长发育的水、肥、气、热条件,保证枇杷生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同时加强绿肥的管理种植。绿肥是重要的有机肥源,平均每吨绿肥鲜草可为土壤提供200千克有机质,5千克氮素,2千克磷素和4千克钾素。
利用绿肥既覆盖地面,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还可发展草食动物(可以兼养兔子等),并以大量排泄物作沼气原料,提供生活燃料和招渣,做到以园养园,增加土壤养分积累,调节有机、无机养分比例,改善果园生态条件,创造果园多层次立体利用的良好土壤管理制度。▲冬季病虫害防治与抗寒措施盛果期枇杷园应实施冬季清园,剪去病虫枝集中烧毁,并用石灰浆刷白树干,减少越冬病虫体;在枝梢生长和开花结果期,适时喷布氧化乐果等防治蚜虫、黄毛虫和桃蛀螟。